兹惟阼阶,厥义有在。
历阶而升,敬谨将冠。
经训昭昭,邦仪粲粲。
正纚宾筵,寿考未艾。
【注释】
兹:这。
阼阶(zuò jiē):古代帝王的正位,即天子的台阶。
厥:其。
义:指礼仪。
历:通过。
将:将要。
经训(jīng zhùn)昭昭(zhāng zhāng): 经书的训导十分明白。
邦仪(bāng yí)粲粲(càn càn): 国家礼仪很光彩。
正纚(zhēn huǎn)宾筵(yín): 端正地摆放着宾客的座位。
寿考:长寿,健康。艾(xiè):延长。
【赏析】
这首诗写皇子成年加冠时的场面。“兹惟阼阶”四句写皇子加冠时的情景,意思是:现在登上了皇帝的台阶,就要给皇子举行加冠礼,要他遵循经书训诫,遵守国家礼仪,端正宾席上的席位,祝他长寿健康。
此诗描写的是皇子加冠典礼的盛况。从《诗经》开始,我国就以加冠为成丁之礼,所以加冠礼是封建社会里一件大事,在《礼记》中记载得很清楚。《礼记·内则》有:“男子已满十有五而冠,女子十五而笄”之说。十五岁以后的孩子,就要行加冠礼,由父亲或长辈为其戴上成人的帽子,并取字为名。《礼记·冠义》说:“士于家庙,先期三日,沐浴衣衾,旬有二日,陈父子兄弟宗族足以相哀戚者,皆服。”可见,加冠之礼,不仅隆重,而且有一定的仪式。这首诗写的就是这种盛大的仪式。
首章“兹惟阼阶”,说明登阶之后就要举行加冠礼。这里用了一个“惟”字,表示郑重其事。“厥义有在”一句,承上启下,表明加冠的意义。
第二、三章写加冠的具体情形:“历阶而升”,“敬谨将冠”。“历阶”指登上王座,“历阶而升”就是登上台阶,登上王位的意思;“敬谨”指恭敬谨慎,“敬谨将冠”就是恭敬谨慎地准备加冠。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登临皇位之后就要举行加冠礼。“敬谨”两字突出了加冠时的庄重和严肃。
接着诗人又写了“经训昭昭”与“邦仪粲粲”,这是说加冠之时,要遵循经书训诫,遵守礼仪规矩。“经训”是指圣人的言论和著作,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昭昭”在这里形容这些训诫非常明显,一目了然。“邦仪”是指国家的礼仪制度,“粲粲”形容这些礼仪非常光明灿烂。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加冠时要遵循经书训诫,遵守礼仪规矩。
下面写正式的加冠仪式。“正纚宾筵”一句,说的是端正地摆放着宾客的座位。“正”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使……端正,“纚”是席子,“宾筵”指的是宾客的座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把宾客的座位摆得端正。“寿考未艾”一句,意思是祝他长寿健康,没有疾病。“寿考”是祝福语,表示祝愿他长寿健康,“未艾”是希望词,表示希望他永远没有疾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皇子成年加冠典礼的诗歌。它通过对皇子加冠仪式的描述,表现了当时贵族子弟的教育状况,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于贵族子弟成长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