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披横幅,山间二老同。
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
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
【注释】
同冀文明秀山行:同冀,指诗人的朋友;《文选》李善注引《晋书》:王戎、和峤、羊琇并知名士。文明,指晋朝的司马昱,字仲达,小名文明。秀山,指浙江天目山的秀色。披横幅,即横披。古时画轴上常以横幅为横披。《后汉书·张衡传》:“灵怀不极,披图可展。”
二老同:指王戎、羊琇二人。王戎与羊琇都是晋代的名士,两人交情深厚。
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戍,边塞上的防守工程。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句意谓,天幕般的乌云,像是守边的士卒一样辛苦,而白雪也似乎在嘲笑那贫乏之极的诗句。戍苦,守边之苦。
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冻,结冰。“古木”,指枯干的树木;“断崖”,指陡峭的山崖。两句大意是:枯槁的树枝结冰快要折断,山崖险峻却依然通行无阻。
胡谷梦,指胡地的山谷。胡地多山,这里暗指天目山的北面。
水声中,指涧水的淙淙水声。
赏析:
全诗以写景开篇,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山间景色,通过描绘暮色中的山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戎、羊琇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
第二联“云如愁戍苦,雪亦笑诗穷”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天空中的云朵比作守边的士兵,将飘落的雪花比作嘲笑诗人贫乏之极的诗句,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第三联“古木冻欲折,断崖行复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象,通过描绘枯槁的树枝结冰快要折断,山崖险峻却依然通行无阻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从今胡谷梦,时到水声中”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描绘自己常常沉浸在朋友的回忆中,听到涧水潺潺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