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将每个选项代入原诗中,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与原诗句的表达效果是否相同;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本题属于综合考核型题目,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解读能力。首先浏览选项,明确选项的意思,然后逐项进行分析。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意思是:绛红色的宫阙在晴空下显得格外辉煌,金黄的秋色映衬下高大挺拔的古树,傍晚的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绛阙”指皇宫,“霁景”即雨后天晴的景象。“绛”为红紫色,此处代指皇宫,“霁景开”意为雨后天空晴朗,阳光明媚。“金明”是指金色的秋色,这里指秋天的天空,“高树”是高大的树木。“晚风回”,指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诗人以绚丽的笔触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秋日图,表现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意思是:长虹悬挂在天上,仿佛要饮水一般,大雁南飞,叫声凄厉悲怆,秋天更加凄凉。“长虹”指的是彩虹,“饮海”是说彩虹好像要喝海水一样。“老雁”指大雁,因为大雁总是向南飞,所以人们把秋天称为“鸿雁来”。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景的萧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意思是:战乱平息时,火焰也会消失,神仙也会归来。“劫火”是指战乱,“归变灭”意为归附,熄灭。“神嵩”是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乘雾驾云的神,这里指神仙。“飞来”意为到来,“计”指办法、策略。“无计”即没有办法,“莫傍残阳望吹台”的意思是:没有办法让神仙降临,不要向着落日眺望那吹台。“无计”意为没有办法。“莫傍”即不要,“吹台”指楼名,相传为楚灵王所建。

“赏析”:本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四川成都草堂时所作。此诗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从色彩和气氛两个方面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卷,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深切的关注和忧虑;颔联写自己登临高处所见之景,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由自然景象联想到社会现实,暗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的不满;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国运和自身命运的担忧以及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

【答案】

译文:

绛色的宫阙远远地矗立在天空之上,雨后晴空一色,景色十分美丽;金黄色的秋日里,高大挺拔的古树沐浴着微风,树叶沙沙作响。长虹悬挂在天上,仿佛要饮水一般;大雁南飞,叫声凄厉悲怆;秋天更加凄凉。战乱平息时,火焰也会消失,神仙也会归来。没有办法让神仙降临,不要向着落日眺望那吹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草堂时所作。此诗先以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二句勾勒出一幅壮美的画卷,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深切的关注和忧虑;颔联写自己登临高处所见之景,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由自然景象联想到社会现实,暗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的不满;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国运和自身命运的担忧以及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