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
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注释】

前高山:即嵩山。杂诗:指游山时所作诗歌,因内容多有感伤,故称杂诗。天池:指少室山中的天台洞。

全晋:指中岳嵩山。堂堂:广大的样子。四望开:四面八方的景色都开阔了。朝元峰:指少室山中的朝元宫。真成:指真正到过这座山上的人。此山来:这里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中岳嵩山所作。诗人登山观景,触景而生情。首句写雨后天池之胜,次句写嵩山之雄壮。三、四两句写诗人登临嵩岳,意兴阑珊,不能不发出“到此一游”的感慨。

“天池一雨洗氛埃”一句,写雨后天池之奇丽,以动衬静,突出天池之清幽,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天池”,指少室山中的天台洞;“一雨”,指雨后。“洗氛埃”,指雨洗天池,使之更加清新美丽。“氛埃”,本指云雾和尘沙,这里指污秽之气。“洗”,犹涤也。“洗氛埃”,就是洗涤尘垢的意思。“天池一雨洗氛埃”一句写出了雨后天池之景,使读者如同亲临其境。

“全晋堂堂四望开”两句,写嵩山之雄壮,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全晋”,指中岳嵩山;“堂堂”,广大的样子。“四望开”,四面眺望都开阔了。“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最后两句,抒发对嵩山的热爱和留恋之情。“不上朝元峰北顶”,“朝元峰”在河南登封县,为中岳嵩山的著名山峰之一,海拔1480米。“不上朝元峰北顶”,是说诗人登上了朝元峰,但并不以此为乐。“真成不到此山来”,意思是真正来到嵩山的人并不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的无限眷恋,流露出他渴望能经常到嵩山游览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