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
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
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
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
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
禅河一勺水,更拟就师传。

【注释】

点化:佛教语,指教化。铅:指金属锡,用作砚台。坚凝:坚硬而不易穿透。何年:何时。朽壤:烂泥。青天:指天空。古色:指墨色。秋烟:秋天的烟雾。哀音:凄切的音乐,此处指佛经。刀堪切玉:喻以锋利的工具可以刻镂出精美的玉石。镜不名砖:喻以明亮的镜子不能比作粗糙的瓦片。师传:师父传授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写砚石的坚凝与铅易穿之异,又写砚石之重与夜雨之哀,最后以“禅河一勺水”作结,意在表明自己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坚定追求。诗中用笔精当,语言简炼,富有诗意。

首联“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写砚石之坚凝。铅即锡,古代用以制砚的材料,这里指砚石。坚凝,坚硬而不易穿透。这两句是说,经过人工点化(磨制)的砚石仍然是坚硬的,而未经点化的铅却很容易被穿透。这是对自然物事的一种对比描写。

颔联“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写砚石的永恒。朽壤,腐烂的土地。青天,晴朗的天空,这里指砚台。这两句是说,这块砚台埋藏了多久,如今才让它重新露出地面,见到了蓝天。这是说,这块砚台经受了岁月的洗礼,仍然完好无损。

颈联“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写砚台的古老与神秘。这两句是说,古老的砚台在秋日的烟雾中更显得庄重肃穆;在夜幕下的细雨中,仿佛还能听到它发出的哀怨声。这两句是说,这块砚台历经沧桑,充满了神秘色彩。

尾联“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写砚台的价值。这两句是说,有一把锋利的刀可以切出精美的玉石;有一面明亮的镜子却不能像一块普通的瓦片那样被轻易地使用。这两句是说,这块砚台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珍视和珍藏。

【译文】

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

何年埋朽壤,此日睹青天。

古色秋烟重,哀音夜雨悬。

有刀堪切玉,是镜不名砖。

佛荫沦空劫,书林结后缘。

更拟就师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