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满豺虎,小城空雀鼠。
可怜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
北人南来向何处,共说莘川今乐土。
莘川三月春事忙,布谷劝耕鸠唤雨。
旧闻抱犊山,摩云出苍棱。
长林绝壑人迹所不到,可以避世如武陵。
煮橡当果谷,煎术甘饴饧。
此物足以度荒岁,况有麋鹿可射鱼可罾。
自我来嵩前,旱干岁相仍。
耕田食不足,又复违亲朋。
三年西去心,笼禽念飞腾。
一瓶一钵百无累,恨我不如云水僧。
崧山几来层,不畏登不得,但畏不得登。
洛阳一昔秋风起,羡杀云间张季鹰。

【注释】

大城:指北宋都城东京。豺虎:比喻奸恶的朝臣。小城:指宋朝的一些小州,如青、齐、徐等州。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莘川:指河南的陈留县,古属宋国,今属河南。乐土:理想的安乐之地。莘川,指陈留县。

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偃师东南。苍棱:山名,在河南偃师西南。旧闻:以前听说。摩云:形容山高入云。苍棱,山名。长林绝壑:长而深的树林和山谷。人迹所不到:人的足迹不能到达的地方。武陵:武陵郡,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

煮橡当果谷:把橡子煮熟当作果实来吃。煎术甘饴饧:熬制白术作成甜味食品饴糖。此物:指橡子。度荒岁:度过荒年。况:何况。麋鹿:指鹿。射鱼:用弓箭捕捞鱼。罾(zéng):捕鱼用的竹网。

嵩前:嵩山之前,即洛阳附近。

旱干:指天大旱,土地干裂。岁相仍:年年如此。

笼禽:关在笼子里的鸟。念飞腾:想飞上天空。

一瓶一钵:指随处可饮的水瓶和饭钵。百无累:没有负担。恨我不如云水僧:我不如云水僧人自由。

崧山几来层:嵩山有几层。不畏登不得:不怕登不上。但畏不得登:只怕登不上。

洛阳一昔秋风起:洛阳曾经有过秋天刮大风的日子。秋风起:风势很大,天气很寒冷。羡杀:羡慕极了。张季鹰:晋代的张翰,曾任吴王司马睿的从事中郎,因见秋风起,想到故乡扬州的鲈鱼美味便辞官而去。

【赏析】

《寄赵宜之》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以“豺虎”“雀鼠”比喻京城中的奸邪小人,揭露他们祸害百姓的行径,表达了作者对奸邪小人的痛恨之情;“可怜”二字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颔联以“河朔”、“莘川”两处地名分别代指北宋的京都东京和南宋的陈留县,表明诗人思念故土的情怀。

颈联写赵宜之来到河南后看到的景象:“三月春事忙,布谷劝耕鸠唤雨。”这里的“春事忙”指的是农民开始春耕,“布谷”是布谷鸟,它常常被人们用来催人早做农活,“鸠”是指燕子。“劝耕鸠唤雨”则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里为农民们播撒种子、驱赶虫害、预报雨水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农民们对辛勤劳动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写赵宜之离开嵩山前往洛阳后的心情变化:“自我来嵩前,旱干岁相仍。耕田食不足,又复违亲朋。”这里的“自”字表示诗人自己的经历,“嵩山”代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家园;“旱干岁相仍”则表示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使得农民们的生活十分艰难;“又复违亲朋”则表示赵宜之因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朋友;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