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
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
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 元好问的这首《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通过描绘桃花和李花的颜色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昨日成团今日拆”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读者珍惜当下,不应虚度光阴。
诗歌中的“歌声满耳何处来”,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声音的渴望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孤独和空虚的感叹。
通过对“杨柳青旗洛阳陌”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元好问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他警示世人不要在无尽的追求中迷失自我,而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享受生活带来的种种体验。
元好间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的豁达和洒脱。他明白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最终都应接受并从中寻找意义。
在这首诗中,元好问巧妙地利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深深植根于其时代背景之中。
这首诗的结构清晰,语言精炼,每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哲理,使人深思。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反思,展现了元好问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
古诗文名句赏析
穿越时空的对话
- 梦回金朝岁月
- 金章宗时期背景
- 梦游场景描写
- 历史沧桑感体现
- 桃花李花颜色变迁
- “桃花红深,李花白”意象
- 物是人非之感慨
- 季节流转的象征意味
- 昨日今朝情愁交织
- “昨日成团今拆解”
- 今昔对比引发思考
- 人生短暂哀愁流露
- 古道歌声何处来
- “歌声满耳何处来”
- 音乐与人情感联结
- 乡愁与怀旧之情
- 洛阳陌上杨柳青青
- “杨柳青旗洛阳陌”
- 古典美和历史沉淀
- 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观
- 抚君背握君手
- “拊君背,握君手”表达
- 君臣之间情感纽带
- 忠诚与关爱主题探讨
- 钟鼓声中世事浮沉
- 朝钟暮鼓寓意
- 时间流逝无力抗拒
- 世事无常哲理启示
- 镜中青发忽忽变
- 青春易逝形象化
- 人生晚景感悟
- 生命轮回哲学思考
- 国印与市井酒
- “六国印”象征意义
- 市井酒比喻人生百态
- 功名利禄相对比
- 涌金亭同游者共赏
- 涌金亭历史背景
- 同游者共鸣时刻
- 文人相聚交流氛围
- 人生哲理深刻阐释
- 时间宝贵与人生选择
- 珍惜当下生活态度
- 面对无常的积极态度
- 古今中外文化交融
- 古代诗词与现代理解
- 跨文化欣赏能力培养
- 经典作品在不同文化影响
- 现代应用与教育意义
- 古诗文在现代教学运用
- 传统美德传承重要性
- 增强民族认同感作用
- 文学翻译方法与技巧
- 韵体译法理论介绍
- 中英互译实例分析
-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机遇
- 诗词名句鉴赏与创作指导
- 名家诗词解析
- 创作灵感来源探索
- 诗词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 诗歌审美价值与艺术特征
- 诗歌形式与内容结合
- 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运用
- 诗歌节奏与韵律美感探究
- 诗歌与个人修养关系
- 诗歌修养提升途径
- 情感表达与心理平衡
- 心灵寄托与精神慰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