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闲远风流。
一枝秋。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
花无语。
更迟留。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注释】

古乌:古人用鸟名来形容夜晚。乌,指乌鸦。

花中闲远风流:在花丛中闲适自在,风度翩翩。

一枝秋:一枝秋天的菊花。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白白地憔悴了身体,却禁受不了这忧愁。

人欲去:有人想离去。

花无语:花儿没有说话。

更迟留:更让人感到遗憾。

玉人遗下玉搔头:从前有个美丽的姑娘,她把玉制的发梳送给我(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纪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作。诗人在深夜里听到乌鹊悲啼,看到秋菊凋零,触景生情,想到自己与爱人分别后的孤独和痛苦,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诗中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将离愁别绪写得深沉而细腻。

首句“古乌夜啼”,以鸟鸣起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感伤。紧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象,但其中隐含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回忆的眷恋。

第二句“玉簪花中闲远风流”进一步描绘了花的美丽与飘逸,同时暗示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第三句“一枝秋”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第四句“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思念和担忧,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这里的“愁”字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

最后两句“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强化这种效果,即虽然人们想要离去,但是花儿却无声地挽留着,更加显得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