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三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
吟鞭落托骑驴过,战刃韬藏牧马归。
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
地灵人杰无遗逸,未分蟠螭老布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拔地三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
- 这句诗描述的是华州的自然景观,有三座山峰拔地而起,覆盖着冷绿色的植被,岩石上飞泻的瀑布如同珍珠般晶莹闪烁。”翠微”指的是绿色和山峦之间的细微差别,而”落岩飞瀑”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山崖上飞泻而下的景象。
- 吟鞭落托骑驴过,战刃韬藏牧马归: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骑马经过时的情景。”吟鞭落托”形容马匹奔腾时鞭子落在马身上的样子,”骑驴过”表明诗人在骑马时还携带着一个装有诗歌草稿的袋子,可能是在旅途中写作。而”战刃韬藏”则意味着战斗的武器被收起,可能是因为诗人已经放下了武器。
- 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
- 这句诗描绘的是华州特有的风景。”十丈玉莲”比喻华州的山石,如同十丈高的玉莲一样美丽,”秋不谢”表示这种美在秋天依然存在,没有凋谢。”半楞掌月”则是以手掌的形状比喻月亮,”昼还飞”则形容夜晚月亮依然在空中飞翔。
- 地灵人杰无遗逸,未分蟠螭老布衣: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地人民的赞赏。”地灵人杰”意为当地的山水赋予了人们卓越的才智和品质。”无遗逸”意味着没有人能够超越这里的人才。”未分蟠螭老布衣”则是指即使年纪已高,依然保持着朴实的生活态度和才华,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丧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华州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当地人民才情的赞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三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等,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和体验,捕捉到了当地文化的特色和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贾岛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语言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