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遄台上,烟色秋暧曃。
当时驻文舆,君臣良宴会。
歌钟正喧喧,华缨接飞盖。
行乐遽未央,已见颜色改。
爽鸠焉可知,齐景尚何在。
世运如日月,朝夕还相代。
【译文】
登上高高的遄台,眺望那秋色烟霞,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当年曾在这里停驻文车,君臣们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宴会。音乐歌声震耳欲聋,华贵的官服交杂在飞驰的车盖之间。欢乐的时间转瞬即逝,已经看见君王的脸色发生了变化。那些不祥的征兆如何得知,齐国的景况又在哪里?世间的运数就像日月一样,早晚更替,永不停息。
【注释】
遄(chuán)台:古代高台名。
游目:远望。
曃(xù):昏暗不明貌。
驻文舆:指停下车马,休息一下。
良宴:美好而隆重的宴会。
歌钟:奏乐唱歌。
华缨:华丽的帽饰。
飞盖:车前伞形的装饰。
颜色改:脸色变了。这里指君王有喜怒无常的表现。
爽鸠(jié),《左传》:“鲁昭公四年(前538年),齐景公病,召其相晏婴问曰:‘吾疾有如三漏之居,何也?”晏婴对曰:“三漏者何谓也?”公曰:“今有三漏:烛、漏、风。”晏子答曰:“漏则易塞,风则易更,唯烛非时不可灭也。一曰岁终,二曰月晦,三曰日中。”后因以“三漏”比喻人命短促。
齐景,指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世运:世事运数。
日月:这里指帝王的更替。
还相代:轮流更替。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登上遄台所见秋色之美,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二联写诗人在此与君主共度良宵,君臣欢饮的情景;三联写宴罢之后,诗人发现君王的脸色大变,预感将有不测之事发生;四联写诗人看到君王神色的变化,联想到齐景公的命运,感叹世事无常。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情景交融,意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