訚山自天降为田,洛水自瀑舒为渊。
山川险尽鞍马稳,昔居𣚃槔今乘船。
三年官业无毫发,万里装囊更萧瑟。
归来何以谢乡闾,细说艰难为土物。
【注释】
自:从。
方:刚刚。
訚(yin)山:山名,在今陕西华州西南。
天降:自然降临。
洛水:指渭水。
瀑舒:瀑布飞泻。
𣚃(jué):门。
槔(gē):井上的辘轳。
装囊:指行装。
谢:辞别。
乡闾:家乡里巷。
为:因。
艰难:指战乱。
土物:乡土特产。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诗人以“归”字统率全篇,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刚从鄜州回到新市就渡过险要的河段,高兴地看到桑野。颔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鞍马劳顿,现在却安适地坐在船上,这两句是转折之笔,由喜悦转为感慨:过去乘坐轿子,如今乘船,这是由于形势的变化;以前官宦人家,现在却成了平民百姓,这都是由于时事的变迁。颈联写诗人在外任职三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现在又带着沉重的行囊返回故乡。尾联写诗人在外多年,对家国之事已十分熟悉了,因此回来后可以向父老乡亲们细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可以向他们报告战乱结束后重建家园的情况,这样就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和对战争的厌恶,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