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秦山晚自澄,孤洲烟树绿相仍。
波摇朗月浮金镜,岭隔华星断玉绳。
但觉转船惊白鸟,岂烦挥翣怒青蝇。
风尘浩荡飘蓬里,愧似林宗陪李膺。
【注释】
洛水:指洛河,在河南洛阳市附近。秦山:指华山,在陕西渭南县东。澄:清澈见底。孤洲:孤立的小洲。烟树:迷迷蒙蒙的树木。朗月:皎洁的月亮。波摇:船儿荡漾。朗月浮金镜:明月像明净的镜子一样。岭隔华星断玉绳:高山挡住了天上的星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泛舟洛水,遥望秦山,写景抒情,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人生坎坷的感慨与愤懑不平的心情。
开头两句写景:夕阳西下,洛河两岸的景色更加明朗,秦山西面群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东面群山环抱中的一座小洲,烟雾缭绕,树木葱茏,绿得令人心醉。这两句描写洛水上空和秦山上空的景色,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晚自澄”,既写出了洛水的清澄,也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第三句写近景:“孤洲烟树”是诗人所游之地,而此时正值傍晚时分,所以诗人看到的是一片迷蒙的树林。“绿相仍”则写出了这些树林的色彩和浓淡的变化。
第四句写远山近水:由于秦山的阻挡,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都显得格外明亮,而作者乘的小舟却在波涛里飘荡。这里的“波摇”、“朗月”、“金镜”、“玉绳”等词都十分生动传神,使人感到一种动荡不宁之感。
第五六两句写船上的人的感受:“但觉转船惊白鸟,岂烦挥翣怒青蝇。”当小船颠簸时,惊动了栖息在江中的白鸟,使它们纷纷飞起,这时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与白鸟相似,不禁感慨万分。“白鸟”在这里既是自然景物,又寓含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表现了他当时处境的孤独无援。“岂烦挥翣怒青蝇”则是说用不着用扇子驱赶苍蝇(比喻那些专爱挑拨离间、陷害人的小人),因为苍蝇已经乱舞起来了。这一联运用拟人化手法,把苍蝇比作害人小人,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周围小人的厌恶之情。
最后两句以林宗、李膺自况:“风尘浩荡飘蓬里,愧似林宗陪李膺。”林宗指东汉初年的名臣黄琼,曾三次出仕均被罢免,家居贫苦仍安于贫困的生活,后终于得到重用;李膺则指东汉时期的正直官吏,因反对外戚专权,遭到宦官的诬陷,被迫自杀。这里用他们来比喻自己。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也遭受了挫折和诽谤,但比起他们来还差得远呢。
全诗以咏物起兴,中间写景叙事,以抒发感情为主,最后点题并总结全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