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愿
【乱后】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乌啄废田。 似闻人语声,县吏已催钱。 【注释】 1. 兵去人归日:战争结束后,人们归来的日子。 2. 花开雪霁天:形容战后天气晴朗,大地回暖,花儿盛开。 3. 川原荒宿草:指战后田野荒芜,曾经栖息的野草也已经消失。 4. 墟落动新烟:战后废墟上升起了炊烟,表明有人开始生活。 5. 困鼠鸣虚壁:战乱中房屋被破坏
【注释】: 河山亭: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官邸。 留别钦叔裕之:留别钦叔,与张裕之分别。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谁了解我这虎头峰下隐居的有志之士呢?意:志向。 清朝无路到公卿:我出身低微,没有机会进入朝廷做公卿大官。清朝:指朝廷。 萧萧华屋,白发老诸生:我住在简陋的房屋里,已经满头白发,成了一个年迈的老书生。萧萧:形容屋舍荒凉冷落的样子。华屋:华丽的房屋。 邂逅对床逢二妙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1句:城郭繁华断往还。 - 城郭:指的是城市。 - 繁华:指城市的热闹和喧嚣。 - 断往还:中断过往的往来。 - 关键词注释:繁华——城市的热闹;断——中断;往还——往来。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城市景象,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繁华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第2句:林园幽阒养高闲。 - 林园:指的是园林或别墅。 - 幽阒:安静,寂静。 - 养高闲:培养高尚的情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青云一别阮家郎” - 注释:“青云”常用以形容高远,这里表示一种理想的境界。“阮家郎”可能指的是某个与诗人有深厚友谊或者共同兴趣的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伴。 - 译文:在青云之上,我们告别了那位名叫阮家的好友。 2. “甚欲题诗远寄将” - 注释:“甚欲”表明强烈的意愿或愿望。“题诗”即写下诗词,“远寄”意味着通过邮寄的方式发送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 译文
【注释】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山园:在山中的园林,这里指作者的住处。 兰衰菊悴:兰花枯萎,菊花凋零,都是秋天的景象。 争向:争相向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岁暮山园懒再行”,点出了时间是在岁末,地点是在山中的园林。“山园”这个地名,在这里并不只是说明地点,更主要的是说明诗人的心情和处境。 第二句“兰衰菊悴颇关情。”诗人以兰为友,以菊为伴
隆德故宫 蛇分鹿死已无秦,五十年来汉苑春。 问著流莺无一语,柳条依旧拂墙新。 注释: 蛇:指龙蛇,这里指唐朝的灭亡。鹿死:指唐亡。已:已经。无秦:没有秦朝。汉苑:指汉朝皇宫。五十年:指自唐朝灭亡以来的五十年。问著:问到。著:通“嘱”。流莺:啼鸣的黄莺。莺:黄莺鸟。无一语:不作声。柳条:指柳树的枝条。拂墙新:形容春天刚来时,柳树枝条拂过围墙的样子。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灭亡后
山寒 山寒春静早关门,新月微光照短垣。 可恨暮云欺落景,却将残霭助黄昏。 注释: 山寒:指春天的山林景色寒冷。 山寒春静早关门:形容春天山林中景色寒冷,早晨早早就关上了门。 新月微光照短垣(wén垣):新月的光芒微弱,照亮了院墙。 可恨暮云欺落景:可恨的是,傍晚的乌云遮住了落日的情景。 暮云欺落景:傍晚的云层遮住了落日的景象。 却将残霭助黄昏:却又用残余的云气帮助黄昏的到来。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理解和把握。首先要读懂原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然后抓住诗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这是重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来赏析。 “乱后还三首其三”,是说战乱结束,作者回到故乡。 第一句“春来漂泊心情减”,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我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这一句是说自己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心情沉重压抑,现在终于回到故乡,心情自然轻松了。诗人用“春”字
【注】①催年:指催促年华。②好怀:好心情,指抱负。③箕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相传商代贤士许由曾隐居于此。④颍水:在今河南省许昌市,相传夏禹曾治水于此。⑤巢、由:皆为古代的隐士,即巢父和许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赏析】首句写时光流逝,年华易老,催发人对岁月无情的伤感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渴望
诗句释义 1 “先生未老厌儒冠”:表明游彦明对儒家学者的帽子(代表学问和地位)并不感到厌烦,反而乐于接受。 2. “筑屋栽篱守岁寒”:说明他喜欢在寒冷的季节居住并享受自然,可能象征着隐居生活或是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3. “经史日长常满案”:表示游彦明每日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经书和历史书籍,反映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重视。 4. “鱼虾溪近得供盘”:暗示了他生活在接近水源的地方,能轻易获取新鲜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