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愿
注释:函关:函谷关,古称关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北。双峰:指华山的东峰与西峰。 紫气久无传道叟:传说老子曾乘青牛过函谷关,因风阻不得前进,关令尹喜观其气,知为真仙,故留之。 黄尘那有弃繻郎:战国时,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联合攻楚,占领楚国土地,割汉中地给楚国,楚怀王欲将武安君白起斩首,被左右劝止。后秦又进攻赵国,赵国求救于楚,楚王派春申君黄歇前往请兵,并送他五件重礼作为行装(“繻”即符节)。张仪闻讯
陋室铭 刘禹锡诗意与哲理探索 1. 诗题: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铭文,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和追求。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 陋室何妨似燕窠:简陋的屋子也可以像燕子筑巢那样舒适自在。 - 暮年终得返鱼蓑: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还能享受归家的乐趣,如同渔翁收拢鱼网。 - 壶中日月时常好:壶中的日月总是明亮美好。 - 枕上功名不足多:枕头上的功名并不值得过分追求。 -
【注释】 洛水:指洛河,在河南洛阳市附近。秦山:指华山,在陕西渭南县东。澄:清澈见底。孤洲:孤立的小洲。烟树:迷迷蒙蒙的树木。朗月:皎洁的月亮。波摇:船儿荡漾。朗月浮金镜:明月像明净的镜子一样。岭隔华星断玉绳:高山挡住了天上的星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借泛舟洛水,遥望秦山,写景抒情,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人生坎坷的感慨与愤懑不平的心情。 开头两句写景:夕阳西下
乱后还家春事空,树头无处觅残红。 棠梨妥雪沾新雨,杨柳飘绵飏晚风。 注释: - 乱后还家春事空:指战乱之后回家,春天的景致和事情都显得空虚寂寥。 - 树头无处觅残红:形容战后荒芜的景象,树上已经没有红色的花朵了。 - 棠梨妥雪沾新雨:棠梨树下,雪花落在新雨水中,显得格外清新。 - 杨柳飘绵飏晚风:杨柳树枝随风飘动,像细丝般柔软。 - 谈笑取官惊小子:轻松愉快地谈论着取得官职的事情
注释: 不碍遥看冷翠微,尽教丛竹映窗扉。 注释:不必介意我远观你那清幽的山色(翠微),竹林掩映着门窗,显得格外清雅。 篱根傍水知鱼乐,屋角邻花鸟自归。 注释:门前小溪旁,鱼儿游得自在,鸟儿飞来飞去,似乎在享受这宁静的生活。 浊酒野芹安已久,华轩高马到从稀。 注释:我已经习惯喝这浊酒和野菜了,而那些高贵的马车和骏马很少会来这里。 人间回首皆堪鄙,羡汝幽栖得所依。 注释:人们回头看来看去
注释: 乱后还乡的心情。 典籍散亡、山阁冷:典指典籍,书卷;阁指藏书籍之阁楼。典籍散亡,说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山阁冷,暗示了作者的孤寂。 松筠憔悴、野园荒:松和竹都是高洁的植物,这里用来象征自己。憔悴,瘦弱。野园荒,暗示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莺鸟衔着晚霞飞回深林,燕子掠过春天的微光,穿过矮矮的墙壁。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
【注释】 (1)早薄:早年。薄,通“博”,博取。轩裳:指官服、官帽,代指官职。贵:尊贵。 (2)高寻:追求。绮皓:《列仙传》中记载的汉代隐士严君平,字君平。传说他隐居在富春江畔,自种芝术草,采得时日,卖于市,人称“君山”。踪:踪迹,足迹。 (3)一囊:指一药囊或一袋子药。闾里:邻里。这里指故乡,家乡。 (4)六尺:指筇竹,即六尺竿竹。水云:形容竹叶浮在水面上,随风飘动,像在水中漂浮的雾气。筇
《赠赵宜之二首 其一》是金朝诗人辛愿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赵宜之的深厚友谊和对其成就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夫子今词伯:这里的“夫子”指的是赵宜之,而“词伯”则表示其才华横溢,在文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2. 胡为远帝京:诗人询问赵宜之为何远离京城,可能是因为他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 3. 青云无辙迹:意指即使身处高位,也像青云一样高远,没有留下痕迹。 4.
【注释】: 渭城烟雨: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后泛称送别之作。 言诗真漫许,知已重难忘:意指诗人的诗作真的不值得一读,知己难再得,所以难以忘记。 爽气虚韩岳:意为空有豪放之气,但缺乏实际行动。 文星照许昌:指文人之星照亮了许昌。 休歌渭城柳,衰老易悲伤:意味着在老去时应该少唱些凄婉的《阳关三叠》,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容易感到伤感和悲伤。 【赏析】: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转徙家无地,逢迎客有尊”两句写离别。诗人与赵宜之在仕途中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光阴连病枕”写自己因宦途不顺而生病在家的凄凉。“天地一愚轩”则表明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从渠投隙者,衮衮向金门”一句写出了诗人与赵宜之不同的处境,他们都是“投隙者”,而自己却只能空怀壮志,去追求功名富贵。 【答案】 译文:我四处奔走,没有固定的住所,你奉承上司,得到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