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薄轩裳贵,高寻绮皓踪。
一囊闾里药,六尺水云筇。
午枕眠芳景,晴檐望远峰。
柴门常不掩,应得野夫从。
【注释】
(1)早薄:早年。薄,通“博”,博取。轩裳:指官服、官帽,代指官职。贵:尊贵。
(2)高寻:追求。绮皓:《列仙传》中记载的汉代隐士严君平,字君平。传说他隐居在富春江畔,自种芝术草,采得时日,卖于市,人称“君山”。踪:踪迹,足迹。
(3)一囊:指一药囊或一袋子药。闾里:邻里。这里指故乡,家乡。
(4)六尺:指筇竹,即六尺竿竹。水云:形容竹叶浮在水面上,随风飘动,像在水中漂浮的雾气。筇:竹杖。筇竹是制作竹杖的好材料。
(5)午枕:中午睡觉。眠芳景:在美好的风景中入睡。
(6)晴檐:晴朗的屋檐。望远峰:远眺山峰。
(7)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不掩:不关闭。应得:应当得到。野夫:乡下人。从:跟随。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通过描写友人刘庵主归隐山林的情怀及生活情趣,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联“蚤薄轩裳贵,高寻绮皓踪”,写友人刘庵主早年就博取功名,追求高洁的隐士生涯;颔联“一囊闾里药,六尺水云筇”,写友人归隐山林后,以药为囊,拄着六尺长的筇竹杖,悠然自得地行走。这两句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们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颈联“午枕眠芳景,晴檐望远峰”,写友人在午时安睡,在晴朗的屋檐下遥望远方的山峰,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尾联“柴门常不掩,应得野夫从”,写友人的家门总是敞开着,那些向往归隐的人一定会前来投奔。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的高尚人格和道德风貌。
这首诗以赞美友人为主题,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高尚品格,传达了作者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