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蕊谁能记,山丹旧所闻。
卷花翻碧草,低地落红云。
塞雨沾衣久,溪风入把勤。
莫言羌妇丑,谁识汉昭君。
山丹花
自然与文化融合之美
- 诗作原文
浪蕊谁能记,山丹旧所闻。
卷花翻碧草,低地落红云。
塞雨沾衣久,溪风入把勤。
莫言羌妇丑,谁识汉昭君。
- 词句注释
①浪蕊:指浪花中飘散的花瓣。
②山丹:山丹红花,又称红蓝花,学名Liliumpumilum,为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
③碧草:青绿色的草地。
④红云:形容花朵盛开时,红色的花瓣如同天上的彩云一般绚丽。
⑤塞雨:指塞外的雨,这里可能指的是边塞地区的降雨。
⑥羌妇:古代羌族女子,这里用以比喻不知名的女子。
⑦汉昭君:汉代的美女,历史上以貌不如人而出名,常被用来比喻外表平凡的女子。
- 诗句翻译
浪花中飘散着花瓣,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山丹花。
山丹花盛开时,其花瓣如同覆盖了青绿色的草地,又好似天边的晚霞般绚烂。
边塞地区连绵不断的雨水打湿了衣裳,溪流吹来微风让人感到疲惫。
别以为羌族女子长相丑陋,谁能认识这位汉代的美女呢?
-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丹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美景图。诗人通过对山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身份女性的描绘,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最后一句“莫言羌妇丑,谁识汉昭君”则是诗人对于美的一种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