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粉陈丹半在亡,短垣残日共悲凉。
不须古碣书绵竹,自有荒村纪葆桑。
尘土衣冠曾系马,岁时歌舞亦称觞。
不应巴蜀江山丽,能使英灵忘故乡。
诗句释义与赏析
暗粉陈丹半在亡,短垣残日共悲凉。
- 解释:这里指代的是庙中供奉的先主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墓位于绵竹。”暗粉”和”陈丹”指的是祭品的颜色,红色代表热情和牺牲,而黑色可能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半在亡”意味着这些祭品中,有的已随先主逝去。”短垣残日”形容墓地周围的景象凄凉,夕阳映照在断墙残垣之上,增添了一份悲凉之感。
不须古碣书绵竹,自有荒村纪葆桑。
- 解释:不需要通过刻有文字的石碑来记录刘备的事迹,因为那些事迹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了绵竹的土地之中。这里的”葆桑”是指桑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历史的传承。”荒村”表明虽然历史久远,但仍然保存着那份记忆。
尘土衣冠曾系马,岁时歌舞亦称觞。
- 解释:曾经有尘土飞扬、衣裳褴褛的人们在这里系马休息。每年这个时候,人们还会举行歌舞庆祝活动。这里的“称觞”意味着用酒来庆祝,体现了节日或庆典时的欢乐气氛。
不应巴蜀江山丽,能使英灵忘故乡。
- 解释:不应该只因为巴蜀地区的山川景色美丽就忽略了英灵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里的”使…忘故乡”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平衡和理解:即使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英灵们也不会忘记他们的故土和家人。
译文
暗粉陈丹半在亡,短垣残日共悲凉。
不须古碣书绵竹,自有荒村纪葆桑。
尘土衣冠曾系马,岁时歌舞亦称觞。
不应巴蜀江山丽,能使英灵忘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备墓地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文化的纪念意义。它不仅强调了历史人物的记忆和情感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反思。通过对比赞美自然与缅怀英灵,诗作展示了人类对于自然与历史的共同尊重和珍视。这种思考方式提醒我们即使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也要时刻铭记历史和传统的价值,保持对过去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