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鱼为鸟知谁是,看水看山俱得意。
存亡贵贱听天公,只有归休须早计。

【注释】

题均福堂三首 其二

为鱼为鸟知谁是,看水看山俱得意。

存亡贵贱听天公,只有归休须早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1074年(北宋熙宁元年)任福州太守时所写。在这首《题均福堂三首》中,诗人通过咏叹自己身处高位的得与失,抒发了退隐田园、寄情山水的情怀。

“为鱼为鸟知谁是”,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泊。在这里,“鱼”与“鸟”都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受任何束缚和约束。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想起了庄子所说的“游心于物之初”的境界。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醉其中,而是有所思考:“看水看山俱得意。”这里,“水”和“山”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两种不同景象。诗人欣赏着这自然之景,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情趣。同时,他也意识到,无论是“水”还是“山”,都无法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因此,他继续追问:“存亡贵贱听天公,只有归休须早计。”在这里,诗人用“天公”来指代自然规律和命运的安排。他认为,无论个人的富贵贫贱如何,都应该听从自然的安排。因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幸福。至于个人的归休之计,则应该早早谋划,以便更好地享受这难得的人生时光。

这首诗通过咏叹自己的得与失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之景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