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高列势摩天,岩上轰雷泻玉泉。
绝壁飞来浑是雨,长风卷去忽成烟。
围茅小隐初经眼,跨鹤先儒已着鞭。
吟罢徜徉眠月窟,梦回犹听鼓鼘鼘。
【注释】:
1、悬泉:瀑布。
2、翠岩:青绿色的山岩,形容山势挺拔。高列:高耸入云。势摩天:形容山峰之高峻,好像直插云霄。
3、轰雷:形容声势浩大。泻玉泉:形容飞流直下,水声如击玉珠。
4、绝壁飞来浑是雨:形容瀑布从高山绝壁上倾泻而下,就像下雨一般。
5、长风卷去忽成烟:形容风力很大,吹得云雾四散,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一样。
6、围茅小隐初经眼:形容隐居在四周被茅草环绕的小地方。初经眼:刚刚开始看(到)。
7、跨鹤先儒已着鞭:指有志于功名的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就像仙人跨鹤腾空而去一样。
8、吟罢徜徉眠月窟:形容吟诗吟罢之后,闲适地躺在月色笼罩的洞穴之中,悠然自得。徜徉:悠闲自在。
9、梦回犹听鼓鼘鼘:梦中醒来仍然听见远处的鼓声,比喻梦中还能感受到现实的生活气息。
【赏析】:
《题张氏隐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秀丽的山水画卷,表现了张氏隐居生活的惬意与清幽。全诗以“悬泉”为题,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翠岩高列势摩天,岩上轰雷泻玉泉。”开篇即点明了所要描写的山水背景,其中“翠岩”二字描绘出一幅青绿欲滴、高耸入云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诗人用“岩上轰雷泻玉泉”来形容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犹如雷霆万钧,令人震撼。
颔联“绝壁飞来浑是雨,长风卷去忽成烟。”进一步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这里将瀑布比作天上的雨,形象生动;而风卷云涌的画面又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变化。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
颈联“围茅小隐初经眼,跨鹤先儒已着鞭。”继续展开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第一次看到这片山水时的惊喜与感慨,然后引出了张氏家族的先贤们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心。
尾联“吟罢徜徉眠月窟,梦回犹听鼓鼘鼘。”则更加突出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吟诗之余,他选择在月光下的洞穴中安睡,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梦中依然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林世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题张氏隐居》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隐居生活向往之情的佳作。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