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略
诗句原文:年时见君行路难,喜于长安新得官。日来见君邻妇哭,惊似蓝田寻得玉。爱官爱玉乐有涯,爱君之诗无尽期。古人骨冷不复作,主张骚雅非君谁 在这首诗中,作者首先描绘了赵宜之在长安获得新官职的喜讯,紧接着通过邻妇的哭泣表达了对赵宜之突然遭遇的震惊与同情。随后,诗人表达了对赵宜之官职的喜爱和珍视,认为这种喜爱是无边无际的。最后,诗人提到古代文人的骨气已经消散,而赵宜之却能够坚守文学的高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白发的感慨和无奈。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白发临水时自照,照我须与眉 - 白发:头发变白。 - 临水时自照:在水边,白发在水中反射,形成美丽的画面。 - 照我须与眉:反映到自己的胡须和眉毛上。 2. 须眉何所似,恰似纯白丝 - 须眉:这里泛指胡须和眉毛。 - 像:比喻。 - 纯白丝:形容胡须和眉毛的颜色如同纯净的白色丝线。 3. 从兹一白后,宁有再黑时
这是一首描绘劳动人民生活的古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谷靡靡,青割将来强半秕。 译文:谷物已经收割,但大部分还带着未成熟的青皮。 注释:谷靡靡指的是收获后的谷物还没有完全成熟。 2. 急忙舂米送官仓,只恐秋风马尘起。 译文:为了尽快把粮食送到官府,我不得不急忙舂米并运送到仓库。生怕秋风吹起,扬起尘土影响粮食。 注释:秋风意味着秋季的风,可能带来尘土,影响粮食的品质或安全。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首联“鸟影过寒塘”的意思是:鸟儿的影子掠过了寒冷的池塘。“寒塘”,是水冷的地方,所以鸟儿飞过去后,塘面就起雾气了。颔联“着眼分明莫作疑”的意思是:你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它们本来就在一起。“形影同归”就是影子和本体一样,都是同一个东西。颈联“不应水底青天上”的意思是:它不该在水底
【注释】 拳秀峰:指山峰的秀丽。 磊丑石之秀:磊丑,形容山石粗犷不细腻、粗糙。 其秀在丑中:意思是说,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光滑,但内在却有一种美。 正如古丈夫,貌寝气质雄:古丈夫,比喻那些外貌不美但却有内在品质的人。 又如圣人心,孔窍虚明通:圣人,指道德高尚的人。孔窍,指人的眼睛和耳朵。虚明通,形容圣人的智慧和洞察力。 大都一拳许,含蓄华与嵩:大约一拳大小的石头,里面就包含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效果,并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重点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及表现手法。本题要求对“元日”一诗逐句解释。 “新历从头数,残冬与我违”,新年到了,从新日历上开始数起,可是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与新的一年不相符了。“从头数”“与我违”是写新年到了,但旧的一年已过。 “不知垂老至,但觉拜人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年岁大了
这首诗描绘了赵洛道中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忙碌的农耕生活和丰收的喜悦。 "柔青初散陇头桑,村落人家布谷忙",描述了春天来临,田野上的桑树开始变绿,村庄里的人们忙碌着播种。 "一段芜菁浑著角,叶间犹有几花黄",描绘了田边芜菁的生长,虽然已经过了收获期,但还有一些花苞依然保持着黄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春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赞美
【解析】 此为一首咏雪的七绝。诗人于“马行”中,写景状物,以“冰雪天”烘托出一片洁白的世界;又用“苍山手冷堕吟鞭”的比喻句,把白雪比作苍山,形象地写出了白雪的晶莹、纯洁和美丽。“烟中仿佛闻鸡犬”,以听觉描写出雪后山村的幽静。“不觉人家到眼前”,以视觉描写出雪景之壮观。全诗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用语简练,是一篇难得的咏雪佳作。 【答案】 译文:大雪纷纷扬扬从东边飘来
麝香 山麝逃风远谷藏,一山行过四山香。 脐堂自养千钧弩,枉怨虞人鼻孔长。 注释: 麝香:即麝鼠,身上有香气,是中药材,也指这种动物身上的香囊(一种囊状物,里面装有香胶)。 山麝逃风远谷藏,一山行过四山香。 意思是说山麝在山林里躲着风,远离人们,但只要一出来,四处都能闻到它的香味。 脐堂自养千钧弩,枉怨虞人鼻孔长。 意思是说山麝的洞穴里养着许多箭,它却抱怨猎人鼻子太长,总是能够捕捉到它。 赏析:
【注释】 同希颜裕之赋乐真竹拂子:和希颜、裕之一起赋乐真竹拂子诗。乐真竹拂子,即指一种乐器。 觅个龟毛抵死难,直教击碎钓鱼竿。 龟毛,即龟甲,古人认为龟甲是吉祥物,用龟甲来象征吉祥。“抵死难”形容非常困难。 世人不用生分别,信手拈来总一般。 世人不用生分别,即世人不必区分,随意运用即可。信手拈来,形容随手拈取,毫不费力。总一般,即总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