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
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
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
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诗句释义:
-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
- 解释: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的英雄一样,四处游历,探索未知的地方。”书剑”指的是文人的武器和书籍,象征着知识和才华。这里的“东州”可能是指东方或者东南方向的地方,暗示着诗人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 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
- 解释: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北渚”指北方的水边,”芰荷晚”意味着荷花盛开,而”木落南山”则描绘了秋天的树木逐渐凋零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 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
- 解释: 这里提到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军事战略。”富国”意味着国家的富裕,而”桑麻”是农业的象征,”连鲁甸”可能是指连接多个地区的农田。”用兵形势接营丘”则暗示着战争和策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国家的军事布局或者战争的准备。
- 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 解释: 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贤明君主如桓公的事业感到惋惜,他们的伟大成就被后人遗忘。”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君,他的事迹和业绩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这里的”空水流”可能是指城市的历史遗迹或者河流,暗示着这些历史遗迹和流水成为了人们缅怀过去、感慨世事无常的象征。
译文:
登临下亭有所感怀,男子志向高远应四海为家,又携带着书卷和剑术游历四方。
北渚上烟雾横陈荷叶荷花已经晚开,南坡上落叶纷纷大雁开始飞向深秋。
富国的桑麻田畴相连鲁地的边疆,用兵之时形势紧逼营丘山岗。
可惜桓公这样的杰出领袖已逝无名,千古之后只有城垣环绕流水长流。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首句“男子当为四海游”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渴望像古代英雄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游走世界各个角落。接着,“又携书剑客东州”进一步描绘了他游历四方的行为,以及与文人墨客结交的情景。第二句“烟横北渚芰荷晚”则以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第三句“木落南山鸿雁秋”中的“木落”一词,既点明了时节,也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则是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关注,他希望能够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