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滨柳,柯叶柔且妍。
一从智巧萌,戕贼为柸棬。
器成岂不佳,天质失自然。
争如河堤上,濯濯披春烟。
青青的河岸边柳树,枝条柔美又秀丽。
自从智慧与巧思萌生,它们被雕琢变得扭曲。
制作完成难道不是件好器物吗?但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天性。
哪如河边的杨柳,沐浴春风,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的成长过程以及其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行为的思考。
青青河滨柳,柯叶柔且妍。
青青:形容柳树的颜色翠绿鲜嫩。
柯叶:树的枝条或叶子。
柔且妍:柔软而美丽。
一从智巧萌,戕贼为柸棬。
一从:从某个时刻开始。
智巧:智慧和技巧。
萌:开始出现的意思。
戕贼:损害或伤害。
柸棬:古代一种容器,此处比喻被损坏或扭曲的形状。
器成岂不佳,天质失自然。
器成:制作完成。
佳:美好。
天质:天然的品质或本质。
失去自然:失去了原本的自然状态。
争如河堤上,濯濯披春烟。
争如:哪里比得上。
河堤上:河边的堤坝。
濯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披春烟:沐浴在春天的烟雾中。
这首诗以“青青河滨柳”开篇,描绘了柳树的翠绿和柔美,接着通过“一从智巧萌,戕贼为柸棬”两句,揭示了智慧和技巧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扭曲。接下来的“器成岂不佳,天质失自然”,表达了制作完成的器物不一定是最好的,而是应该保持其天然的本质。最后两句“争如河堤上,濯濯披春烟”则以河边的柳树作为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即使遭受了损害,仍然能够焕发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整首诗通过对柳树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智慧和技巧,以及对美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