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能开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宫春。
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概括。此诗是作者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春在庐山所作,诗人以华山为题,表达了他渴望出仕、建功立业的愿望。“吏部能开衡岳云”,意思是说如果朝廷重用人才,像李德裕一样,那么,“阴晦中”的“华山”就会“忽自献”。“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意思是:华山在清晨突然呈现在眼前,这华山又是何等的神奇啊!而那些曾经“开”过“衡岳云”的人是谁呢?他们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答案】

①阴晦中忽见华山 ——暗处突然看到华山②吏部能开衡岳云 ——李德裕曾主持过南诏讨伐战争,平定了武陵五溪。③阴晦中 ——指山间雾气弥漫之时。④莲峰清晓忽自献 ——华山在清晨突然呈现在眼前,这华山又是何等的神奇啊!⑤二公何人予何人——问自己:这些曾经“开”过“衡岳云”的人是谁呢?他们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