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诸方巳遍参,归来一锡驻东庵。
山中莲社旧招隐,旅舍阿戎新对谈。
诗笔如君僧有几,文章愧我老无堪。
绫书大字拈香疏,须趁微之酒半酣。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性理诸方巳遍参”:“性理”,通常指佛教或道教的哲学思想,此处指诗人对佛道哲理的理解与实践。“诸方”,意味着多种方面、广泛领域。“巳遍参”,表明已经全面深入地学习、实践了这些道理。
  • 译文:我已经广泛地学习并实践了佛道的各种哲理。
  1. “归来一锡驻东庵”:“归”,返回。“锡”,古代僧侣出行时携带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锡杖”。 “东庵”指的是位于东方的寺庙。 “锡杖”,即和尚用来行走的工具。
  • 译文:我带着一锡杖回到东方的寺庙中居住。
  1. “山中莲社旧招隐”: “山中莲社”,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佛教社团。”招隐”是邀请隐居的人来山中避世。
  • 译文:我在山中的佛教社团中邀请隐居的人来共度时光。
  1. “旅舍阿戎新对谈”:“旅舍”指的是旅途中临时搭建的住所。 “阿戎”可能是某个人物的名字,也可能是一个代称。 “对谈”,即交谈、讨论。
  • 译文:在旅途中的临时住所里,我和一个新相识的人进行深入的交谈。
  1. “诗笔如君僧有几”: “诗笔”,指文人的才情和文采。”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僧有几”,可能是指和尚有多少。
  • 译文:你的诗才如僧人一般丰富。
  1. “文章愧我老无堪”: “文章”,这里指写作或学术成就。 “愧我”,表示自感不如人。 “老无堪”,意指年岁已高,能力不足。
  • 译文:惭愧的是我在学问上不如你,年事已高,无法胜任。
  1. “绫书大字拈香疏”:”绫书”,用丝绸制成的书籍。 “大字”,指书写时所用的字体较大。 “拈香疏”,指在寺庙中烧香拜佛时所写的祈福之文。
  • 译文:我用丝帛书写大字的祈福之文,恭敬地焚香礼拜。
  1. “须趁微之酒半酣”:“微之”,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的名字。“酒半酣”意为酒喝到一半时正好。
  • 译文:趁你酒喝到一半时,我要与你畅聊一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友人的交流、参与佛教活动、创作诗歌等,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