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闲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学者的诗,诗人以“群贤登第诗”为题,通过对一群贤才的赞誉,表达了对他们才华和品德的敬佩。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 “学者体法”指的是学者学习时遵循古法,不拘泥于新意。
  • “旧纯朴”意味着他们的学问深厚而朴实无华。
  • “为文思过半”表示他们在写作文章时,思考问题全面,思路清晰。
  1.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 “申氏名族”是指一个姓申的家庭,世代相传,名声显赫。
  • “后之苗裔”指的是这个家族的后代,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品质,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 “振复奇”表示他们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优秀传统,还创造出了新的奇迹。
  1.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 “潜遗祖德”是指他们在继承家族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
  • “余论”表示这些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家族内部,而是被广泛认可和赞赏。
  • “蟾宫折桂枝”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比喻,象征着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1.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 “溪上先生”指的是居住在溪上的学者,他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
  • “号醇德”表示他们的德行纯正,没有杂质。
  • “动为仪表”指的是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规范,符合道德准则。
  • “言为则”表示他们的言行都有榜样作用,能够成为他人的典范。
  1.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 “发明圣道”表示他们深入研究并传承圣人之道。
  • “得其传”表示他们将这些知识传递给了后人。
  • “恩不及身后蕃息”表示虽然他们得到了恩宠和荣誉,但这些并没有让他们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1.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 “乃孙经学”表示孙子继承了家学,精通经典。
  • “乙科优中”表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儒家学子中的佼佼者。
  • “光儒门”意味着他们为儒家学派增添了光彩。
  1.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 “靳侯名乡”指的是一个名叫靳的人,他在家乡有着良好的声誉。
  • “能远虑”表示他具有长远的考虑和规划能力。
  • “居贤因此右硖村”意味着他的才能使他成为了这个地方的杰出人物,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仰慕。
  1.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 “李君力学”指的是一个名叫李的人,他勤奋好学,追求卓越。
  • “弱冠声华蔼乡里”表示他的名声在乡里非常响亮,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敬仰。
  1.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 “早承鹗荐”指的是很早的时候就被朝廷选拔为官员。
  • “上天廷”表示他被直接任命为朝廷的高级官员。
  • “一举明经取青紫”表示他通过科举考试成功入选朝廷官员,获得了高官厚禄。
  1.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 “翠华警跸”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用翠羽装饰的车驾开道以示尊重。
  • “幸南都”表示皇帝巡游到南方的都城。
  • “圣心愿治求硕儒”表示皇帝希望治理国家,需要大量的有才能的学者。
  1.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 “日边诏下”指的是皇帝的命令下达,宣布免除秋季的科举考试。
  • “三英笑指龙门趋”表示三个英才笑着指向龙门(通往成功的道路),准备迎接挑战。
  1.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 “锜氏兼经”指的是一个人名叫锜,他既研究经书又勤奋博学。
  • “勤博古”表示这个人博学多识,喜欢钻研古代的文化和知识。
  • “苏子天才中规矩”表示另一个人名叫苏,他具有天赋才华,善于运用规则和标准来解决问题。
  1.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 “李生伯仲”指的是两个名叫李的人都是兄弟。
  • “三豪间”表示他们是三个人中最出众的。
  • “鼎甲科名俱力取”表示他们都考取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即最高级别的官员职位。
  1.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 “明年较艺”表示在下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他们再次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和技艺。
  • “入明光”指的是进入京城或大城市。
  • “王氏文词复擅场”表示王氏家族的人在这次科举考试中再次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1.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 “圣代人材”指的是在这个时代中涌现出的人才。
  • “罔遗弃”表示不会遗漏人才。
  • “特恩赐第名亦彰”表示皇帝特别恩赐给这些人住宅和地位,彰显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
  1. 芸窗昼寂闲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 “芸窗昼寂”描述了一个宁静的书房环境,白天安静无噪音。
  • “闲屈指”表示可以悠闲地数着手指头。
  • “仕者十有三人矣”意味着在这个书房中,已经有十三个人担任官职了。
  1.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 “不才鲁钝”表示自己资质平庸,能力不足。
  • “甘隐居”表示乐意选择隐居生活。
  • “但庆诸公膺器使”意味着只是庆幸这些有才能的人能够承担重任并发挥作用。
  1.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 “为报后来为学人”表示要回报那些后来致力于学习的人。
  • “前进已达教犹存”表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他们的教育理念依然存在并影响着人们。
  1.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 “勉旃勉旃”表示鼓励继续努力。
  • “学而仕”表示学习和做官应该同时进行。
  • “食禄无忘先辈恩”表示享受俸禄的同时不要忘记祖先的恩情和教导。
  1. 芸窗昼寂闲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 重复之前的描述,强调书房中的宁静和官员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