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逸人以天为衢兮地为席茵,青山为家兮流水为之朋。
饥食芝兮渴饮泉,又何必有肉如林兮有酒如渑。
世间清境端为吾辈设,吾徒岂为礼法绳。
少文援琴众山响,太白举杯明月清波澄。
人间行路是,处处多炎蒸。
如何水前山后,六月赤脚踏层冰。
【注释】
西岩:山名,在今四川灌县。逸人:隐士。衢:通衢,四达的道路。茵:席子。青山:指西岩周围的青山。家:栖息之所。朋:朋友或同类事物。 芝:灵芝,传说中的仙草。渑(miǎn):浊酒,浊酒如泥。礼法绳:束缚人的思想行为。少文:即王少文,唐代著名的琴师。众山响:众人的琴声响应他。太白:李白,唐朝著名诗人。举杯:举起酒杯。清波澄:清澈见底的水。炎蒸:大热。水前山后:水边和山上。六月赤脚踏层冰:六月天气炎热,脚下却踏着一层厚厚的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西岩风景的诗。诗中描绘了隐者高蹈出尘、不拘礼法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二句写西岩环境。“以天为衢”,意思是把天空当作路;把大地当作床榻。形容其地高旷。“流水为之朋”,说明溪涧之水,也成了他的知交好友。这里既写出了西岩地势的高旷,又表现了隐者高蹈超俗、不拘礼法的生活情趣。
三、四句直抒胸臆,说隐士吃灵芝,喝泉水,根本用不着肉,也用不着酒,因为世间清美的境界本来就是为他们而设的。他们并不追求礼法所要求的东西,所以根本不用去遵守那些束缚人的礼节法度。
五、六两句写西岩隐者的生活情趣。王少文弹琴,群山应和。李白饮酒,明月澄清。这两句是说他弹琴时,群山响应,犹如众声合唱;饮酒时,明月皎洁,水波澄澈,如同一泓清水。
七、八句写西岩隐者的行止。“行路是”,“处处”二字表明了西岩隐者和世无争的心境。夏日里,人们走在路上,到处热气腾腾,而西岩则不然,夏天虽热,但脚下的冰雪却有好几尺厚呢!
全诗通过描写西岩隐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