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
虽云退身早,田园已荒芜。
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
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
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
乃复爱渊明,幽怀寄村墟。
朝行云霞窟,暮醉花月区。
寻梅雪没履,倚竹霜粘须。
妙趣人不识,高风今昔无。
渊明如病人,既病方韨除。
夫君千岁质,泰然一复初。
安得有龙眠,画此成趣图。
译文:
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
虽然退身已早,田园已被荒芜。
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
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
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
乃复爱渊明,幽怀寄村墟。
朝行云霞窟,暮醉花月区。
寻梅雪没履,倚竹霜粘须。
妙趣人不识,高风今昔无。
渊明如病人,既病方韨除。
夫君千岁质,泰然一复初。
安得有龙眠,画此成趣图。
赏析:
这首诗以渊明为题,通过描绘其生活和思想,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与喜爱。诗中的“渊明”指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
第一句”渊明耻折腰,眷然歌归欤”表达了陶渊明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他宁愿回归自然,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压力。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第二句”虽云退身早,田园已荒芜”则揭示了陶渊明晚年的生活状态。尽管他已经退隐,但田园已经荒芜,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哀。这也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接下来的句子”日涉三径幽,松菊滋绕庐”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的生活场景。他每天在山间小路上漫步,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和菊花,这些自然景物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和愉悦。这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诗句”岂知对鱼鸟,尚愧在迷涂”却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虽然生活在大自然中,但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仍感到愧疚和自责。这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最后两句”梁君早闻道,浮云视簪裾”则展现了陶渊明的超脱和洒脱。他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对于世俗的权力和地位不再看重,只在乎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