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
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
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
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

七夕

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七姐诞等。在这一天,人们相信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和浪漫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充满爱意与神秘色彩的夜晚。

  1. 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缥缈是指朦胧、飘渺,针楼外是说七夕的夜晚,月亮高悬,星光闪烁,宛如一座美丽的楼阁。天教彩羽过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五彩斑斓的羽毛飘过,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 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步云榆指的是高大的榆树,它的影子在地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仿佛是仙女的舞姿。拂月桂交柯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桂花树交错的枝叶,犹如仙子们轻抚着琴弦,弹奏出悠扬的乐曲。

  3. 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绣缕是指细长的丝线,它缠绕在女子的手臂上,如同精美的绣花。瓜莲得巧梭则是说女子的手指灵巧,能够织出美丽的花朵,如瓜和莲花一般娇艳。这里的“巧梭”暗指七夕时的巧手姑娘们。

  4. 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她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比喻女性的美貌。这句诗意味着如果嫦娥能够理解人间的情感,她也会像天上的明月一样,为人间的爱情祝福,并愿意参与到七夕的庆祝活动中来。这里用“斜河”来形容嫦娥的倩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象和浪漫氛围,展现了一个充满爱意与神秘色彩的夜晚。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七夕的夜晚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同时,诗中也融入了民间传说元素,使得诗歌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