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湍百折似蟠虬,响入山根汇复流。
咫尺苍崖溪八渡,等闲藜杖我频游。
层崖障日樵声晚,寒谷呼风树影秋。
安得剩栽溪上竹,一庵领尽两山幽。
这首诗描绘了八渡崖的美丽风景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奔湍百折似蟠虬(奔流的急湍如蜿蜒的巨龙)
响入山根汇复流(溪水声在山间回响,汇聚后又流向远方)
咫尺苍崖溪八渡(眼前的青翠山崖下是八渡溪水)
等闲藜杖我频游(我悠闲地拿着藜杖游览)
层崖障日樵声晚(高耸的山崖遮蔽了夕阳,传来了砍柴声)
寒谷呼风树影秋(寒冷的山谷中呼啸着秋风,树木的影子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晰)
安得剩栽溪上竹(怎样才能留下一些竹子在溪边呢)
一庵领尽两山幽(只留下一个小屋,就能把两山的美景全部揽入其中)
赏析:
这首诗以“八渡”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奔流的急湍、高耸的山崖、遮蔽的夕阳、呼啸的秋风等元素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