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莲塘际碧山,入潭无数竹根泉。
诗狂欲洒亭间壁,却愧文公与乐天。

【注释】

裴公亭:在苏州吴门(今江苏苏州)城西十里莲塘边。裴公,即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此诗当是白居易晚年所作,时年八十三岁,寓居苏州。

际碧山:临近青山。

入潭:流入池塘,潭,水潭。

竹根泉:竹筒里的泉水。

诗狂:指作者自己。

欲洒:想要倾倒。

亭间壁:亭子的内壁。

文公:指白居易,字乐天。

乐天:白居易的号。

却愧:反而感到惭愧。

赏析:

“十里莲塘际碧山”,莲塘与青山相接,绿树环抱,环境幽美。“入潭无数竹根泉”,竹根泉流入池塘,清冽甘醇,令人心旷神怡。“诗狂欲洒亭间壁”四句,写诗人想在这里吟诗作画,抒发情怀。“诗狂”二字表明其诗风豪放不羁;“欲洒”二字则显示其创作欲望旺盛。但“亭间壁”一句,诗人忽然收住笔头,似乎在自我解嘲:“我这诗才,哪里配得上‘诗圣’杜甫呢!”于是便自嘲起来:“却愧文公与乐天。”文公即白居易,字乐天,唐人尊称他为“诗圣”。乐天即杜甫的号。这四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又表现了诗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品格。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七言绝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