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
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
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送长史管公时敏朝京
黄鹤楼前画航开,送车千辆动浮埃。
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
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注释:
-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景象,画舫在黄鹤楼前展开,送行的车辆成千上万,尘土飞扬。
- 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这里用“楚人”和“齐士”指代不同地域的人才。苏从谏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名臣,而管仲是春秋时期的齐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两位杰出人才的赞赏。
- 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这里的“报政”指的是为国效力,而“鹓鹭”和“凤凰”都是比喻贤能的人。诗人希望管公能够像鹓鹭一样忠诚,像凤凰一样有才华,为国家贡献力量。
- 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诗人希望管公能够胸怀天下,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如同江汉一样宽广;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公正无私,为民请命,就像玉台上的珠宝一样璀璨夺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黄鹤楼前画舫、送车的繁忙景象,以及楚人和齐士的对比,表达了对管公的赞美之情。诗人希望管公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他能够保持公正无私的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贤才的期待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