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一道烛扉内,知此明罅从何穿。
霤深壁峭不可往,安得插羽如飞鸢。
嗟余兹游尚牵俗,身所骤历辞难宣。
但思乞水学坡老,洗眼看字消馀年。
三洞
天光一道烛扉内,知此明罅从何穿。
霤深壁峭不可往,安得插羽如飞鸢。
嗟余兹游尚牵俗,身所骤历辞难宣。
但思乞水学坡老,洗眼看字消馀年。
注释:
- 三洞:指的是道教中的“三清”。
- 天光一道烛扉内:天光照射在门户上,形成一条明亮的光线。
- 知此明罅从何穿:知道这个光亮的裂缝从哪里穿透而来。
- 霤深壁峭不可往:水流深入,墙壁陡峭,无法继续前进。
- 安得插羽如飞鸢:如何能够像飞鸟那样插上翅膀飞起来。
- 嗟余兹游尚牵俗:感叹自己这样的旅行还被世俗所拖累。
- 身所骤历辞难宣:身体所经历的事情太多,言辞难以表达。
- 但思乞水学坡老:只是想到向古人学习,以泉水洗涤眼睛,消除余暇之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向往的诗歌。首句“天光一道烛扉内”描绘了夜晚天空中明亮的月光穿过门户,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柱的景象。这里的“烛扉”形象地表达了门户在月光下明亮闪烁的情景。
第二句“知此明罅从何穿”则是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好奇和探索,想要找出这道光是如何穿透门户的。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接下来的两句“霤深壁峭不可往,安得插羽如飞鸢”则进一步描述了门户周围的环境。这里用水和飞鸢的比喻来描绘门户周围的险峻地形。水流深邃、墙壁陡峭,使得门户显得更加神秘而不可轻易穿越。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门户所在环境的险峻和难以逾越的特性。
最后两句“嗟余兹游尚牵俗,身所骤历辞难宣”则是诗人对自己旅行经历的描述和感慨。这里使用了“嗟”字来表达诗人对自己的旅行感到遗憾和无奈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束缚感。诗人感叹自己这样的旅行还被世俗所拖累,无法自由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门户景色的描写和对自身旅行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