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贤臣千载遇,夜雪皑皑幸其第。
直爱榻外非吾家,欲下江南须早计。
炽炭烧肉锦茵铺,细君行酒以嫂呼。
鲁论自可相天下,何必区区泥上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

“怀古题雪十首”是一组七言绝句,共十首。每首都写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抒发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第一首诗:“圣主贤臣千载遇,夜雪皑皑幸其第。”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题咏的对象是唐代名相房玄龄。他一生辅佐唐高祖、唐太宗两位帝王,立下赫赫战功,为唐朝的统一和强盛作出过巨大贡献。第二句中“千载遇”说明房玄龄的功绩与生俱来,非同一般。第三句说,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房玄龄的府邸也披上了洁白的雪花,显得格外清幽雅静;而作为皇帝的唐太宗也来到了他的府邸。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房玄龄的崇敬之情,又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形势的担忧。

第二首诗: “直爱榻外非吾家,欲下江南须早计。”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非常喜爱房玄龄的榻外风景,因为我并不属于那里,如果我要南下到江南,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直爱”是直率地喜爱;“榻外”,指屋外;“非吾家”即不属于自己家的;“欲下江南”即准备南下;“须”,必须。“早计”指预先做好打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房玄龄的崇敬之情,又暗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担忧。

第三首诗:“炽炭烧肉锦茵铺,细君行酒以嫂呼。”这是全诗的第四句和第五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炽热的炭火上烤着美味的烤肉,铺着锦绣般的地毯,妻子斟满酒杯请哥哥嫂子们喝酒。“炽炭”指炭火旺盛;“锦茵”指用锦缎铺成的地毯;“细君”,这里指妻子;“行酒”,斟酒劝饮;“以嫂呼”,即用嫂子的身份来称呼嫂子。这两句诗表现了房玄龄家中的豪华气派。这一句既是房玄龄生活豪奢的具体描写,又是诗人对其人格、才能的赞美。

第四首诗:“鲁论自可相天下,何必区区泥上书。”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鲁肃(周瑜)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才干去治理天下了,何必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去给孙权上书呢?“鲁论”指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相天下”,治理天下;“区区”即拘泥于细小琐碎的事;“泥上书”,即向孙权上书陈词。这一句既是对房玄龄的颂扬,又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

【答案】

译文:

圣主贤臣千年难再遇,夜雪皑皑来到房家宅院。直性人喜欢屋外的美景,下江南必须提前做好谋划。炭火熊熊烤着美食,用锦缎铺就的地毯铺地。

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诗人先写房玄龄的政绩之卓越,后写自己因不在其门下而感到遗憾。中间两句,写房玄龄的家宴之豪华,并由此引出诗人对房氏家族的称羡。最后两句,诗人借房玄龄的家宴之乐,表达出自己希望早日实现南归的愿望。此二首诗通过对比,写出房玄龄的丰功伟绩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房玄龄的钦慕之情。

第二首诗起首两句先写房玄龄的才略非凡,接着写自己对房家的喜爱,最后两句表明自己下江南的原因。

第三首诗起首两句写房玄龄家内陈设华美,中间两句写妻子敬酒劝饮,最后两句表明房玄龄的豪放性格。

第四首诗起首两句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中间两句写诸葛亮的谦虚,最后两句指出当今社会的弊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