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西掖傍丹墀,此正坡仙得意时。
不是惠州饭难吃,如何去做和陶诗。
【注解】:
- 北门/西掖:指北宋时期,苏轼被贬黄州后,在北门和西掖(官署)附近居住,他常与好友陈襄、秦观等饮酒赋诗。
- 丹墀:指台阶前的红色地面,古人称台阶前为丹墀。
- 坡仙:即苏轼的别号“坡仙”。
- 惠州:苏轼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生活艰苦。
- 饭难吃:苏轼被贬惠州后,饮食极为简陋。
- 和陶诗:苏轼擅长写诗,他经常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诗。
【翻译】:
- 苏轼在北门和西掖附近的住所,是他最为得意的地方。
- 并不是因为惠州的饮食难以下咽,所以他才创作出《和陶彭泽五首》这样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诗人被贬谪生活的诗作。首句“北门西掖傍丹墀”,通过描述苏轼被贬期间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当时处境的无奈与不满。接着,“此正坡仙得意时”一句,则是对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尽管环境艰苦,但他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
第三句“不是惠州饭难吃”,则揭示了苏轼被贬的原因。他之所以能够写出《和陶彭泽五首》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并非是因为生活条件艰苦,而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热爱和追求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使人们感受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一句“如何去做和陶诗”,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以及他对于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他用自己的诗词作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