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
只因住在修江近,接得涪翁一派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的解答首先要认真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汪才夫石城诗集”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试题的考查点,即本题属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定诗句,最后再结合注释作答。
本首诗的前两句是说,文采斐然的诗人,在众多人中数得上他。他的后代子孙,继承了他的遗风,也有诗才。第三句是说,因为住得近江边,所以能够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得到他们的熏陶和指导,从而也写出了像杜甫那样的诗作。尾联的意思是,由于住在修水边上,因此能够受到涪翁(指唐末五代著名诗人、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等名句)这样的熏陶和影响。
【答案】
①文到龙溪大家数:文采斐然的诗人,在众多人中数得上他。②耳孙分剩有诗材:他的后代子孙,继承
了他的父亲的诗才。③只因家住近江滨:因为住得近江边,可以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和指导。④接得涪翁一派来:
因为住在修水边上,能够受到涪翁(指唐末五代著名诗人、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等名句)这样熏陶和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汪才夫石城诗集的赞颂之作。前两句赞扬友人的诗才。第三句写友人诗才的原因是
能受前辈诗人才子的影响。后两句则以杜甫自比,表达自己对友人石城诗集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