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倦跻攀,悠悠憩山侧。
层岚轶穹霓,纡萦困行客。
崖倾觉崄巇,径曲盘险迫。
石老枕云根,桥横界野色。
海峤吞暝晖,松标挂辰极。
残烟罩成幄,长波曳如帛。
天际鸟知还,溪涧鱼自适。
几忘物无我,虑淡意常寂。
泛观穹壤间,天亦局于迹。
荣华忽雕枯,俯仰逃今昔。
倾羲倏再旦,急轨等寄驿。
愚公果何为,老且欲移石。

诗句: 老来倦跻攀,悠悠憩山侧。

译文: 人到老年,厌倦了攀登,便在山侧悠然自得地休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图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以“老来倦跻攀”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淡然与超脱,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急切追求名利,而是选择在山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悠悠憩山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世界。

诗句: 层岚轶穹霓,纡萦困行客。
译文: 层层的山岚缭绕着高高的云霓,迂回曲折的山路使人感到疲惫。
赏析: 这句诗中的“层岚轶穹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岚描绘得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它们在高高的云霓之上翻滚、飘荡,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诗人用“纡萦困行客”来形容山路的曲折蜿蜒,使得行走其中的行人感到疲惫不堪。这里的“纡萦”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山路的曲折回环,让人感受到行走在山水之间的艰难与不易。

诗句: 崖倾觉嶮巇,径曲盘险迫。
译文: 悬崖陡立让人感到危险,曲折盘旋的道路让人感到紧迫。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悬崖和道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诗人用“崖倾”来形容悬崖的陡峭,让人联想到行走在悬崖边缘的危险;而“觉嶮巇”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危险性,使人不禁为行走在崎岖山路中的行人担忧。接下来,“径曲盘险迫”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蜿蜒,使人感到行走其中如同在险境之中,不得不紧紧抓住路边的岩石才能前行。

诗句: 石老枕云根,桥横界野色。
译文: 一块石头年复一年地躺在云端,一座桥梁横跨在田野上。
赏析: 在这句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石老枕云根”和“桥横界野色”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沧桑与美丽。其中,“石老枕云根”形容石头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依然坚韧地躺在云端之上,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顽强。而“桥横界野色”则描绘了桥梁横跨田野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诗句: 海峤吞暝晖,松标挂辰极。
译文: 海水冲刷着傍晚的余晖,松树高高地挂在天空的尽头。
赏析: 这句诗中的“海峤吞暝晖”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海面被晚霞映照的景象,海与天相接的地方仿佛被晚霞所吞噬,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气氛。而“松标挂辰极”则通过松树高悬于天际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的坚韧与不屈。

诗句: 残烟罩成幄,长波曳如帛。
译文: 残存的烟雾笼罩成帷帐,长波拖拉如彩帛般飘逸。
赏析: 这句诗中的“残烟罩成幄”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烟雾缭绕的景象,犹如帷帐般将山林遮蔽起来。而“长波曳如帛”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波浪比作柔软的丝绸,展现出水波荡漾时的柔美与动态之美。

诗句: 天际鸟知还,溪涧鱼自适。
译文: 天空中的鸟儿知道何时归巢,溪涧中的鱼儿也自在地游弋。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鸟儿归巢和鱼儿游弋的描绘,传达出了自然界生物的和谐与自由。其中,“天际鸟知还”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归巢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规律与秩序;而“溪涧鱼自适”则表达了鱼儿在水中畅游的自由与惬意。

诗句: 几忘物无我,虑淡意常寂。
译文: 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何物,思绪平静心境安宁。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其中,“几忘物无我”意味着诗人在观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忘却了自身的存在,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虑淡意常寂”则传达出诗人心境平和、思绪宁静的状态。

诗句: 泛观穹壤间,天亦局于迹。
译文: 广泛观察宇宙间的一切,天地间也充满了局限。
赏析: 这句诗中的“泛观穹壤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宇宙无限宽广的想象;而“天亦局于迹”则表达了尽管天地广大无边,但在有限的空间内仍然有着种种局限与束缚。这种对局限性的认识使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诗句: 荣华忽雕枯,俯仰逃今昔。
译文: 曾经的荣耀和繁华瞬间凋零,俯仰之间就已逃离了昨日与今日。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世间的变迁无常。其中,“荣华忽雕枯”意味着曾经的荣耀与繁华转瞬即逝,令人感慨万千;而“俯仰逃今昔”则表达了人生短暂且易逝的悲哀,以及人们在面对命运无常时所产生的无奈与哀怨。

诗句: 倾羲倏再旦,急轨等寄驿。
译文: 羲和突然再次升起太阳,快速行驶的列车仿佛穿越了时空。
赏析: 这句诗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羲和作为象征,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与不可阻挡。其中,“倾羲倏再旦”形象地描述了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场景,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急轨等寄驿”则通过列车快速行驶的形象,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匆匆过客般的存在感。

《书永嘉嘉禾驿》是宋代诗人王义山创作的一首古诗,全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命真谛的领悟。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更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