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九疑山上侣。住在山中,白石清泉处。好与长年沾雨露。灵根下遣蟠虬护。
青青九节长如许。早晚成花,教见薰风度。十二节添须记取。千年一节从头数。
【注释】
九疑:《山海经》中记载,有九条大山叫“九疑”,在今湖南永州一带。九疑山上的树木都是千年古木。侣:伴侣,指九嶷山。蟠虬(quá qiú):古代传说中的龙的一种,形似盘曲的蛇,故称蟠虬。灵根:《山海经·中山经》中说,九嶷山“其木多荆柳”。长年:指树木。灵根下遣蟠虬护:意谓蟠龙守护着灵根。青翠的九节木,青青葱郁如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对九疑山古树的描绘赞美它那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千年不朽的生命力。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相同,一韵到底,读起来流畅悦耳。
首两句写九疑山古木的自然环境,是全诗的铺垫,为后面描写古树的生长和特点做必要的铺垫。诗人以“莫忘九疑山上侣”开篇,表明自己要像九疑山上的树木一样,永远不忘记自己的伴侣;“住在山中,白石清泉处”,则写出了九疑山上树木生长的环境。接着,诗人用两个“好”字,将九疑山上的古木与世间其他树木进行对比,凸显出它们的特点。最后两句则从树木生长的角度来写九疑山古木的特点。“青青九节长如许”写出了九疑山古木枝叶茂盛的样子;“早晚成花,教见薰风度”则进一步描述了九疑山古木生长的过程。最后两句则是对前面所写古木的特点进行总结,突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刻,通过对九疑山古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九疑山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