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
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乱后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

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故居烧后:描述了诗人回到曾经的居所,发现那里已经化为灰烬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2. 烧后拾残编:意味着在一片废墟之中,诗人依然能从残破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仅存的诗文书籍,这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3. 留得陶诗一两篇:表明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重要收获,即诗人保留下的一两篇自己亲手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可能是他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寄托。
  4. 彭泽岂堪犹作令:通过“彭泽”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这里的“作令”指的是担任官职,而“岂堪”则表示难以胜任或不愿意接受。
  5. 义熙何忍再书年:这里引用了“义熙”一词,通常指宋武帝刘裕的第四个年号,意喻诗人不忍心再次提及那个动荡的时代,暗示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赏析:

此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家园被毁的悲痛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诗人用“故居烧后拾残编”开篇,不仅描绘了一幅破败的场景,也隐喻了人生经历的沧桑和变迁。紧接着的诗句“留得陶诗一两篇”,则是对诗人坚持文学创作的一种赞美,即便身处逆境,仍能保持文化追求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通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及对历史更迭的无力感。特别是最后一句,“义熙何忍再书年”,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了起来,反映出诗人深刻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述,也是对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映,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