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久别况何如,萼绿花开雁又过。
卖剑买牛时可得,据鞍上马老无多。
鱼随春信登先豆,鸷匿寒形在旧罗。
孰料周郎美甥馆,一床鸳绣拆孀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送大参归吴》,全诗如下:
寄完哲清卿参政其婿某近卒
大参久别况何如,萼绿花开雁又过。
卖剑买牛时可得,据鞍上马老无多。
鱼随春信登先豆,鸷匿寒形在旧罗。
孰料周郎美甥馆,一床鸳绣拆孀娥。
注释与赏析:
寄完哲清卿参政其婿某近卒
注释:向完哲清卿(可能是人名)的女婿表示慰问,因为他最近去世了。
赏析:诗的开头直接表达了对完哲清卿女婿去世的哀悼之情。大参久别况何如,萼绿花开雁又过。
注释:你(我)和你的大参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现在又是一年春天了,花儿又开了,大雁也飞过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季节变迁的自然美景。卖剑买牛时可得,据鞍上马老无多。
注释:等到你(我)有能力卖剑换钱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多少年可以骑马了。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诗人通过卖剑买牛和上马的场景来表达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鱼随春信登先豆,鸷(zhì)匿寒形在旧罗。
注释:鱼儿随着春天的消息游向水中的豆子,而老鹰则藏身于旧日的巢穴中。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而老鹰则选择在寒冷的季节里藏身。这象征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环境的不同选择。孰料周郎美甥馆,一床鸳绣拆孀娥。
注释:谁曾想到(我们)的外甥官邸如此华丽,床上的鸳鸯绣被已经被拆掉了。
赏析:这里用“周郎”比喻外甥,意味着外甥的地位显赫。而“拆孀娥”则暗示着外甥府邸的奢华与繁华,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落感,可能是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情感。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时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离别的情感。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意象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