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回纥使何如,冯翊扶风守太疏。
范蠡不辞句践难,乐生何忍惠王书。
银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黄羊减拂庐。
北陆渐寒冰雪早,六龙好扈五云车。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五言绝句。首联“吐蕃回纥使何如,冯翊扶风守太疏”中“吐蕃回纥”指的是吐蕃和回纥两个民族的使者。唐代时期,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与吐蕃关系密切。回纥是突厥别部之一。唐朝初期,回纥与吐蕃、突厥等民族共同反对东突厥。后因内部不团结被东突厥打败,唐朝又派李靖率军收复漠北之地,并把回纥安置在漠北一带。因此,“蕃”“胡”指的就是这两个民族。而“使”,则是指这两个民族的大使。次联“范蠡不辞句践难,乐生何忍惠王书。”中,“范蠡”,指春秋时越国的大夫范蠡。据《史记·越王勾稽世家》记载,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功高震主,于是离开越国到齐国去。齐人听说他的贤能,就请他为相,他坚决推辞不受。于是,他乘船到了定海(今宁波),改名鸱夷子皮,自称陶朱公(商人)。后来,范蠡三致千金,散尽家财,退隐江湖,泛舟五湖。“乐生”,即乐于享乐。“惠王”,指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文侯。魏文侯曾向赵国求救兵,赵国要文侯送美女给秦穆公,文侯拒不答应。后来,魏文侯派人送给秦穆公一匹黑色的骏马。穆公问:你的马叫什么名字?文侯说:我叫它“河西”。秦穆公听了不高兴地说:“晋国不是有伯姬吗?为什么不送去?”文侯说:我是以“河西”来比喻“伯姬”。“乐生”即喜欢享乐的意思。这两句用典说明范蠡虽然对国家忠诚,但却不愿为君主所役使,因而宁愿隐居江湖而不愿做官。第三联“银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黄羊减拂庐。”“银河”指银河,这里代指天体中的星星。“斗”,北斗星。“黄羊”,指羊肉。“拂庐”,茅草盖的小屋。这两句写夜宿野外的情景。诗人想象自己身处荒野之中,仰望星空,俯视大地,银河低垂,星辰闪烁,黄羊肥壮,牧人正在饮乳酒,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第四联“北陆渐寒冰雪早,六龙好扈五云车。”北陆,指北方地区。“六龙”,指皇帝的车驾。五云车,天子的车驾,用五彩云彩装饰。诗人设想在北陆渐寒的时候,雪花飘落得更早了,皇帝的车驾已经准备好了,可以随从皇帝出行。这两句是写皇帝的出行。最后一句用典,指汉成帝时,赵充国巡视边境,见雪地白茫茫一片,便命士兵开垦田地,种植五谷,以备饥荒之需;同时,他还修筑了道路桥梁等设施。这两句描写皇帝的出行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五言绝句。首联“吐蕃回纥使何如”,意思是说那些吐蕃和回纥的大使怎么样呢?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公元7世纪初开始统治中国西藏地区;而回纥则是突厥族建立的一个部落联盟。公元8世纪前期,这两个民族曾经联合起来对抗东突厥汗国。由于内讧而被东突厥打败之后,东突厥汗国又派兵收复了漠北地区的失地并安置了回纥人在那里。所以,这里的“蕃”“胡”指的就是这两个民族的大使。“冯翊扶风守太疏”,意思是说那个冯翊郡的扶风县人守将怎么样呢?冯翊郡是汉代设置的一个郡名;扶风是秦代设立的一个郡名。这个郡地处关中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带,西通陇右,南达巴蜀、秦雍,东抵泾渭,北接朔方,是西北边陲的重要屏障。当时,这个郡的长官是扶风太守。“太疏”,就是过于疏远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吐蕃和回纥的大使都太疏远了,没有能够很好地执行他们的使命。第二联“范蠡不辞句践难,乐生何忍惠王书”,意思是说范蠡不辞辛苦,忍受了句践的屈辱而最终取得了成功;而乐生的人又有什么脸面去接受惠王的厚恩呢?其中,“范蠡”,指春秋时越国的大夫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范蠡和勾践的故事。勾践在会稽山被吴国打败后,为了求生存不得不向范蠡请教如何复国的问题。范蠡认为只有像勾践一样卑躬屈膝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勾践就按照范蠡的建议去做了。几年以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范蠡终于帮勾践消灭了吴国。这两句是借范蠡的事迹来说说自己对于名利地位的看法。第三联“银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黄羊减拂庐”,“河星”,指北斗星。“斗”,北斗星。“沙幕”,指沙漠上的帐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夜晚在沙漠上休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银河低垂,星光闪烁,黄羊肥壮,牧人正在饮乳酒享受着美好的日子。这四句写夜宿野外的情景。第四联“北陆渐寒冰雪早,六龙好扈五云车。”北陆,指北方地区。“六龙”,指皇帝的车驾。“五云车”,天子的车驾,用五彩云彩装饰。这两句意思是说冬天来临的时候天气渐渐寒冷,雪花飘落得更早了,皇帝的车驾也已经准备好可以随从皇帝出行了。这两句是写皇帝出巡的情况。最后一句用典,指汉成帝时,赵充国巡视边境,见雪地白茫茫一片,便命士兵开垦田地,种植五谷,以备饥荒之需;同时,他还修筑了道路桥梁等设施。这两句意思是说皇帝的行踪也如同天上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