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禹迹事悠悠,怪雨盲风恣弄秋。
绊足鹰鹯霄汉志,随阳鸿雁稻粱谋。
木侵元气山偏瘦,渠壅寒沙水不流。
自笑野人藜苋腹,闲愁不觉白侵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的《秋怀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茫茫禹迹事悠悠,怪雨盲风恣弄秋。
  • 注释:“禹迹”指的是大禹治水留下的痕迹,而“悠悠”意味着这些历史事件已经过去很久。
  • 译文:“禹迹”指大禹治水留下的事迹。“悠悠”表示这些历史故事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怪雨盲风”形容天气异常恶劣,雨水和狂风搅动着秋天的气息。
  • 赏析:诗人用“悠悠”来形容历史的悠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而“怪雨盲风”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恶劣天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残酷。
  1. 绊足鹰鹯霄汉志,随阳鸿雁稻粱谋。
  • 注释:“绊足”意味着阻碍,“鹰鹯”是一种猛禽,“霄汉志”指雄心壮志,“随阳鸿雁”比喻有远大的抱负或理想,“稻粱谋”则是说考虑生计。
  • 译文:像鹰和鹞子一样的野心家,有着高远的抱负和志向,他们追随太阳的引导,谋求稻谷和粮食的利益。
  • 赏析:这里反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不失为追求梦想和理想的人。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压力的认识,如“稻粱谋”即指谋生之道。
  1. 木侵元气山偏瘦,渠壅寒沙水不流。
  • 注释:“木侵元气”指的是树木的生长侵蚀了大地的元气,“渠壅”是指水流被堵塞,“寒沙”指的是寒冷的沙子,“水不流”表示河流因为受阻而无法流动。
  • 译文:树木的生长侵占了大地的元气,使得山峰显得格外瘦削,河流因为受到阻碍而无法流淌。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破坏的担忧。树木的生长不仅影响了土地的肥沃,还可能导致河流的改道,影响生态平衡。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1. 自笑野人藜苋腹,闲愁不觉白侵头。
  • 注释:“野人”在这里指的是隐居的人,“藜苋”是一种野菜,“白侵头”意味着白发已经爬满了头顶。
  • 译文:自己嘲笑那些像野人一样简朴生活的人们,却不知道闲愁已经不知不觉中爬上了他们的头。
  • 赏析: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忙碌生活的无奈。这里的“闲愁”可能指的是对生活琐事的忧虑,也可能是对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的白发作为对比,凸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人的渺小和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