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四面绕芜城,荡尽当年杀气腥。
电扫霆奔馀百战,河清海晏际千龄。
天开西北方舆大,山在东南半角青。
可是杜郎无感慨,只吟豆蔻赏娉婷。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维扬怀古

四面涟漪环绕芜城,荡尽了当年的杀气腥。

电扫霆奔余百战,河清海晏际千龄。

天开西北望舆大,山在东南半角青。

可是杜郎无感慨,只吟豆蔻赏娉婷。

注释:

维扬:指扬州,今属江苏。

荡尽:荡尽了当年的杀气和血腥。杀气:杀戮的气息,这里指战争。杀气腥:指战争留下的气味。

电扫霆奔:形容闪电般迅疾,像雷霆般猛烈地奔向敌人。余百战:剩下的一百多场战斗。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大海平静,形容天下太平。际千龄:度过一千年。

天开:天空打开,这里指自然景象。西北方:指西北方向的天空。舆大:大地宽广。

山在:山峰在。东南半角青:山峰在东方偏南的位置,显得青翠秀丽。

杜郎:指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无感慨:没有感伤。

只吟:只是吟咏。豆蔻:即豆蔻花,古代女子十三四岁时常用此物作为饰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扬州风景与历史变迁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扬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首句“涟漪四面绕芜城,荡尽当年杀气腥。”描绘了扬州四面被涟漪环绕的景象,涟漪象征着和平与宁静,而芜城则暗示着战争的结束。诗人用“荡尽”一词,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已被彻底清除,留下的只有和平与宁静。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与和平的巨大反差。

第二句“电扫霆奔余百战,河清海晏际千龄。”进一步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变迁。诗人用“电扫霆奔”形容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而“河清海晏”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这句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扬州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

第三句“天开西北望舆大,山在东南半角青。”描绘了扬州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视角的变化,展现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其中,“西北望舆大”指的是天空广阔,而“山在东南半角青”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苍翠秀美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可是杜郎无感慨,只吟豆蔻赏娉婷。”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态度。诗人虽然看到了扬州的美丽景色,但他并未因此而产生感伤的情绪,而是选择吟咏豆蔻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既是一种对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的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扬州的自然美景,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吟咏豆蔻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