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蜂初不识含蝉,偶入花阴搅昼眠。
一线纤腰能几许,枉教瞪目暗垂涎。
【题解】
此诗题于图上,借咏画中之猫捕蜂,以讥讽人不知足。
【注释】
游蜂:即蜜蜂。含蝉:鸣蝉。含,吞食。蝉声入喉,故说“含”。
花阴:花丛深处。
纤腰:指蜜蜂细腰。
枉教:白费,徒劳。
暗垂涎:暗地里馋涎欲滴。
【译文】
蜜蜂初不知有蝉,偶入花间搅得午眠难安;
纤细腰身不过几许,却要瞪眼垂涎贪取。
【赏析】
《题猫捕蜂图》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咏画来嘲笑那些贪心不足的人。开头两句写游蜂不知含蝉。“游蜂”即蜜蜂。蜜蜂飞进花丛深处,嗡嗡乱叫,搅得花间的蝉鸣不已,午睡都难以安生了。这两句是说蜜蜂不知其中滋味。“游”和“不识”两个词,用得十分巧妙。一个“游”字,表明蜜蜂的轻浮、浮躁;一个“不识”字,则表明了蜜蜂的幼稚无知,天真无邪。“含蝉”二字,既写出蝉鸣之声,又点出“游蜂”的特点。
三、四句写一只蜜蜂想偷吃蜂蜜,却不知如何下手。“纤腰”,指蜜蜂细窄而柔软的腰身;“能几许”,意谓微不足道;“枉教”,白白地;“垂涎”,形容贪馋貌。蜜蜂虽然知道花蜜在花心,但不知怎样去采。它伸长了腰肢,想要去沾一沾那诱人的花蜜,却又怕自己的腰身太小。所以,它只好瞪着眼干瞪眼,垂涎三尺,也无可奈何。这两句是说这只贪心的蜜蜂,不知道从哪里下口。
五、六句是说蜜蜂虽然知道自己贪心不足,但仍旧不满足。“枉教”,白白地;“暗”字,说明不是明目张胆地;“垂涎”,形容贪馋貌。蜜蜂虽然知道花蜜不在自己身边,却仍然馋涎欲滴。这两句是说蜜蜂虽然自知贪心不足,但还是忍不住要去偷取。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人的欲望描绘出来,同时用反语的形式,辛辣地嘲讽那些贪心不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