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
出门见流民,令我心恻然。
十十复五五,乞食相后先。
有男方呱呱,中道甘弃捐。
谁无父母心,其势难两全。
况遭疫疠苦,十病无一痊。
死者相枕籍,活者难久延。
彼哉万钱箸,所厌皆肥鲜。
饿骨半王孙,汝食能下咽。
嗟嗟吾赤子,斯食寄之天。
似闻齐鲁郊,斗粟价十千。

永嘉书所见

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

出门见流民,令我心恻然。

十十复五五,乞食相后先。

有男方呱呱,中道甘弃捐。

谁无父母心,其势难两全。

况遭疫疠苦,十病无一痊。

死者相枕籍,活者难久延。

彼哉万钱箸,所厌皆肥鲜。

饿骨半王孙,汝食能下咽。

嗟嗟吾赤子,斯食寄之天。

似闻齐鲁郊,斗粟价十千。

注释:

  • 永嘉书所见:指作者在永嘉(今属浙江温州)时所写的《哀贫诗》,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慨。
  • 此邦幸小稔:这裹的百姓很幸运地有了收成。
  • 窃禄似有缘:偷偷得到俸禄好像有缘分。窃禄,指偷取朝廷的俸禄。
  • 出门见流民:走出家门看到流离失所的百姓。
  • 令心恻然:让我内心感到悲凉。
  • 十十复五五:形容百姓挨饿的程度,每十人中有五人挨饿。
  • 乞食相后先:乞讨食物时互相帮助。
  • 有方:指男子。
  • 呱呱:婴儿哭叫声。
  • 中道:中途。
  • 厌:满足。
  • 王孙:贵族子弟。
  • 嗟嗟吾赤子:可怜我这样的平民啊。
  • 寄之天:寄托于上天,表示无可奈何。
  • 齐鲁郊:指山东、河南一带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永嘉时期(公元401-420年)一位官员写的《哀贫诗》。诗中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慨。诗人通过描写农民挨饿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