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江国霜如雪,草木无情尽摧折。
不知春意到江南,疏影横斜半窗月。
【注释】
素梅:梅花。
五十八首:作者自序云:“岁寒,余在南徐,有客从江南归,以诗见寄,为赋此答。”按此诗所咏,当是冬日观梅之作。又按题中“五十八首”乃“一十有八都”,意谓每句诗有八个字,共十八句也。《四库全书总目》引《宣和画谱》云:张即之书学赵松雪,其诗亦清劲可诵,但无深韵耳。
江国:指江南一带地区或国家。
草木无情:形容草木受霜冻摧残,失去了生机。
摧折:折断、压折。
不知:怎知道。江南:泛指南方。这里借指京城汴京。
疏影:稀疏的树影。横斜:不直上而倾斜。半窗月:一半映在窗户的月光。
【译文】
天寒地冻的时候,江国上的霜如同积雪。草木没有了生气,全部被冻折了。我哪里知道,春天已经到南方来了,梅花枝条横斜着,只有一半映在窗户上,月亮也出来了。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时节,北方一片萧瑟景象,而江南则春意正浓,梅花盛开的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梅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富有诗意。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北方的严寒与南方的温暖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南方的生机勃勃。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