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假求仙果,迷真觅佛心。爇香礼拜恐徒寻。不断无明,空惹业根深。
苦口如良药,忠言似美金。人逢善者作知音。正教依凭,万祸不能侵。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着假求仙果”:这里指的是追求虚假的神仙果位,即通过修行、炼丹等方式,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长生不老之术。
- “迷真觅佛心”:指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转而寻求佛教中的“心”,也就是内心的平静与觉悟。
- “爇香礼拜恐徒寻”:点燃香料进行礼拜,可能是一种迷信行为。作者担忧这种行为只是徒劳地追寻虚幻的东西,而无法真正达到心灵的解脱。
- “不断无明,空惹业根深”:表达了对无止境的执着和无明(愚昧无知)的批判,认为这种执着只会加深个人在轮回中的业障,即因行善恶而积累的因果报应。
- “苦口如良药,忠言似美金”:比喻真诚的劝告和批评像良药一样能够治病,而忠直的劝告像黄金一样珍贵。
- “人逢善者作知音”:指出在困难时期,遇到善人就像找到了知心朋友,能够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 “正教依凭,万祸不能侵”:强调了遵循正确的教义和信仰的重要性,认为这样即使面对灾难和困苦,也能保持内心的强大,不被外界的影响所动摇。
接下来是诗句的译文:
- 追求虚假的仙果,迷失了真实,寻找佛陀的心。
- 焚烧香料祈求神明保佑,恐怕只是在徒劳无益中寻找。
- 不断追逐无明和愚昧,却让业障越来越深。
- 苦涩的话语如良药,忠直的言论像黄金。
- 在困难时遇见善良的人,就成为知己。
- 依靠正确的教义,即使遭遇灾祸也不会受害。
关键词注释:
- “着假求仙果”:追求虚假的仙果,指通过修行或神秘方法追求长生不老。
- “迷真觅佛心”: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转而寻求佛教中的“心”,指内心的平和与悟性。
- “爇香礼拜恐徒寻”:通过烧香礼拜的行为被视为徒劳无功,因为这种做法可能会被误解为迷信。
- “不断无明,空惹业根深”:表示对无止境的执着和无明(无知)的批评,认为这种执着只会加深个人的业障,即因行善和恶事累积的因果报应。
- “苦口如良药,忠言似美金”:比喻真诚的劝诫和批评如同良药能治病,而忠诚的建议如同金子一般宝贵。
- “人逢善者作知音”:在困难时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就像遇到了理解自己的知己。
- “正教依凭,万祸不能侵”:强调遵循正确的宗教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认为这样做可以使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保持坚强,不被外部影响所左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行为的描绘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诗人批评了一些盲目追求虚无缥缈之物的行为,同时也强调了真诚劝导的重要性。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人生的哲理。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对于真理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智慧和善良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