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天池尽泮。涉景渐令堪玩。识看岭头梅,冲暖已成烂熳。
香案。香案。独占真阳一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和基本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如:首句“九五天池尽泮”的意思是九五之年的大池已填满水。“涉景渐令堪玩”意思是说春天的景色渐渐美好起来可供欣赏。“识看”是“辨别、识别”的意思,“岭头梅”是山岭头上的梅花。“冲暖已成烂熳”意思是说在温暖的春光中,山岭头上的梅花盛开得烂漫而美丽动人。最后一句“香案”指的是供桌,“独占真阳一半”意思是指梅花独占着半边太阳的光辉,暗指梅花傲寒开放。
【答案】
(1)释义:大历三年(768),诗人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后,于次年春天来到南岸游览。
译文:九五之年的大池已填满水,春天景色渐渐美好起来可供欣赏。辨认出山岭上的梅树,在春光中开得烂漫而美丽动人。梅花独占着半边太阳的光辉。
赏析:
《如梦令·九五天池尽》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
此诗以“九五”、“天池”、“涉景”、“岭头梅”、“香案”等关键词语点染景物,抒发了诗人谪居江陵时的喜悦心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春日里游览的情景。“九五”即“天池”,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所。“天池”一词用得新颖别致,富有新意,而且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天池”就是“天赐”的“池”。这样写,既写出了“天池”的神奇,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这是一次难得的游赏机会。“尽泮”二字写出了春水的浩渺无边,也写出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涉景渐令堪玩”,意为“春景渐渐地让人欣赏”。这里的“景”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天池”或“天赐”。春天的景色渐渐美好起来可供欣赏,这当然令人欣喜。“识看”是辨别、识别的意思。“岭头梅”指山岭顶上的梅花。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吟咏眼前的景物。“岭头梅”与“天池”相比,似乎更显得幽静、秀美。
“冲暖已成烂熳”,是说春天的阳光已经温暖,山岭头上盛开的梅花烂漫而美丽动人。这里的“烂熳”是指花开旺盛的样子。“烂熳”一词用得很贴切,它写出了梅花盛开时的勃勃生机。
“香案”指的是供桌,供人们供奉祖先使用的桌子。“独占真阳一半”,意思是说梅花独占着半边太阳的光辉。“真阳”指的是阳光中的阳气。“真阳”,在这里比喻太阳。诗人把梅比作太阳,是说梅花具有太阳一样的品质,能够给人带来温暖。
最后两句是诗人自己的话:“独占真阳一半。”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南朝刘宋文帝刘义隆曾封彭城王刘义康为南郡王,镇守荆州,并称他为“南郡王真长”;另一个是晋代庾亮曾自称为“庚亮”。这两个典故都是借古讽今,诗人以庾亮自喻,说自己像庾亮一样,在贬官期间,仍不失高洁的品质。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