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尽庐仝七碗。方把赵州呼唤。烹碎这机关,明月清风堪玩。
光灿。光灿。此日同超彼岸。

【赏析】

《如梦令》,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因唐玄宗李隆基有词云:“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又唐宋之词多用“如梦”或“似梦”等字起句,此调因以名之。又名“醉乡词”、“一斛珠》、《玉楼春》、《宴瑶池》等。双调七十六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另有小令《如梦令》。这首词是作者在赴京途中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全词语言通俗,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啜尽庐仝七碗”三句,点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庐仝”指唐朝诗人白居易,其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中就有“绿蚁”和“红泥”二字。这里说:喝足了白居易诗中的那七杯美酒,我正准备去请赵州和尚来为我驱邪消灾,消除心中的烦恼和不快。这一句中,“庐仝”与“赵州”都是作者此次旅途所要拜访的人物;“七碗”则表示自己已经喝得十分醉意朦胧。

“烹碎这机关”,意为:我要将一切烦恼全都消灭掉,让一切不如意的事都烟消云散。“机关”一词在此并非实指,而是指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烦恼、挫折和不顺心的事。

“明月清风堪玩”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切都能够像明月清风那样美好、清新、纯净。这里的“堪玩”,是说这样的境界值得欣赏、品味;“玩”,是说享受。

“光灿。光灿”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好、清新、纯净的境界。这两句中,“光灿”一词既形容了明月的皎洁明亮,也形容了清风的清新宜人;“同超彼岸”则是说: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的心灵可以超越生死的界限,到达一个美好的彼岸。这里的“彼岸”,并非实际的佛教概念,而是比喻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它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