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知九九妙中谈。明月分明照碧潭。会得双关真个理,前三三与后三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欣赏诗歌,答题时要注意先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意,然后再指出其表达效果。
“如知九九妙中谈”,如果知道“九九”是“重阳节”,就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明月”指代“重阳节”,所以诗人的意思是:如果知道重阳节的意义,那么这首诗歌的意义也就很清楚了。
“明月分明照碧潭”。明月照着碧潭,意思是重阳节那天,月明人静之时,作者独自登高远望,看到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澈见底的池塘,不禁想起重阳节的习俗。
“会得双关真个理”。“会得”的意思是理解、领会。“真个”是确实、真实之意。“双关”是诗词中常用术语,指同一事物或句子,从不同角度说出两重意思。“会得”的意思是理解、领会“真个”的道理。这里的“真个”是确实、真实之意,意思是要理解并领会“双关”的真正意义。
“前三三与后三三。”前三个数字指的是重阳节的日期,后三个数字指的是重阳节的习俗。意思是:理解并领会了“双关”的真正意义,就知道前面的重阳节的日期以及后面的重阳节的习俗。
【答案】
示例:九月初三为重阳节,古人有登高处赏菊饮酒作诗之习。诗人以“九九”指代“重阳节”,以“明月”指代
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时所见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重阳节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