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来樊圃隔阴晴,谁与天工管不平。
一窟蛟龙时作怪,千年草木偶成精。
政疑沙界熬焦釜,未倒银河洗太清。
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
诗句释义:
夏来樊圃隔阴晴,谁与天工管不平。
一窟蛟龙时作怪,千年草木偶成精。
政疑沙界熬焦釜,未倒银河洗太清。
注释:
- “夏来樊圃隔阴晴”:夏天来到樊圃,阳光透过叶缝洒下,形成一片阴凉之地。
- “谁与天工管不平”:是谁在操控着自然的不公和不平?这里的“天工”可能指自然规律或者天意。
- “一窟蛟龙时作怪”:在某个洞穴里,一条蛟龙时而引发怪异之事。
- “千年草木偶成精”:千年的草本植物变成了有生命的木偶,并开始显现出灵性。
- “政疑沙界熬焦釜”:政治上的疑虑如同沙界的煎熬,仿佛锅中熬制的焦釜,形容政治斗争的煎熬。
- “未倒银河洗太清”:尽管银河倾泻而下,似乎可以洗净世间的尘埃,但仍然无法彻底清除所有污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象和人类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人类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首句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和樊圃中阳光斑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稍带凉意的氛围。第二句则通过蛟龙和草木偶两个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和生命力的顽强。第三句进一步将这种力量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充满张力的画面。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无论银河如何倾泻,都无法完全清洗世界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